随花傍柳出孤城,望拜肩舆我亦应。
莫道穷乡供奉少,晚山秋霁景天成。
【注释】
随花傍柳:随着花草树木,在城边闲逛。
枉驾:屈尊到寒舍。敝庐:谦辞,简陋的居所。
奉答:指回赠诗作。张少参:张公。
呈(chén):敬献。
【赏析】
王守仁,字伯安。他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这首诗是王守仁写给朋友的一首酬和诗,他的朋友有两位,一个叫孙燧,一个叫张璁。
诗题中“佥宪”是官名,“同”是平辈之间相互称呼对方时的一种谦称方式,这里用来形容与孙燧的关系;“少参”,是官名,这里用来表示对张璁的尊敬。
诗的首句“随花傍柳出孤城”,写诗人在城中游玩的情景。诗人走在城外的山路上,欣赏着路边的花草,看着路旁的小树,心情十分舒畅,于是决定走出城门,继续游玩。这一句描绘了诗人游玩时的愉快心情。
第二句“望拜肩舆我亦应”,意思是说,当看到朋友驾车来时,我也准备上车跟随去游玩。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
第三句“莫道穷乡供奉少”,意思是说,不要认为我这个偏僻的地方供奉的官员不多。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职位的认识,他并不因为自己的职位低微而感到自卑,而是坦然面对,不以为意。
最后一句“晚山秋霁景天成”,意思是说,到了傍晚时分,山上的景色变得非常美丽。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美景。
【译文】
我在城外的山路上漫步赏景,看见朋友来了,便准备上他的车同行游玩。
不要说我这僻静小县的官职少啊!傍晚时分,那晚山的景色多么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