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窍先天水,混然出石门。
□□□瀣露,散作辘轳春。
瓮低宁忧□,□□不厌贫。
我□犹可漉,不负旧时巾。

诗句逐句释义

  1. 乌石醴泉:指的是用乌石制成的砚,这种石材因其质地而常被用来制作砚台。
  2. 一窍先天水:指砚台的“眼”或出水点是天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人为的加工。
  3. 混然出石门:意指砚台与石头浑然一体,仿佛是从石头中自然流出的水。
  4. □□□瀣露: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稀有或珍贵的泉水,”□□□”是一种具体的写法,具体解释可能需要根据上下文或者历史资料来定。
  5. 散作辘轳春:形容水珠或水滴随着辘轳(一种古代用于汲水的工具)转动而散落开来,形成了春天的景象。
  6. 瓮低宁忧□:意在表达即使瓮口较低也无需担心泉水会溢出。
  7. □□不厌贫:表示对简单生活或贫穷的满足感,这里的“□□”可能是一个特定的词汇,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8. 我□犹可漉:意指即便只有少量水源也可以用其过滤或清洗东西。
  9. 不负旧时巾:意指使用这样的砚台不会辜负过去的自己,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译文

乌石制成砚,天生一孔水。
从石门流出泉,如甘露洒地。
珍贵的泉水流,散落如春天。
虽瓮口低也不愁水会溢。
简朴生活不嫌贫,仍可洗物。
旧时之巾犹可用,不负往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象,通过砚台与泉水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朴素生活的热爱。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水的描绘引出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方式的赞赏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诗以砚台为引子,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