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暄风野润,日色上松枝。
闲听莺声啭,长吟韨褉诗。
江山如有意,花木更无私。
兴与芳春会,重烟起夕思。

【注释】

沙暄:沙土上暄热。

风野润:野外的风吹得沙土湿润。

日色:阳光。

松枝:古松之枝。

闲:无事时。

莺声:黄莺的鸣声。

韨(yì):古代的帽子,这里指帽带。

长吟:大声朗诵。

江山:大自然。

意:意志、心意。

花木:花草树木。

私:偏私、偏爱。

会:相遇。

重烟:傍晚时的薄雾。

夕思:晚上的思念。

赏析:

此诗为组诗《春日三首》之第三首,写景抒情并举,融情入景。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全诗语言朴素明快,意境清新隽永,是一首典型的咏物佳作。

首联写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万物生长,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沙暄”写出了沙土被阳光照射后变得温暖而湿润的特点;“风野润”则进一步描绘了风在野外的吹拂下,使得沙土湿润的情景。这两个词语既写出了春风的温柔,又描绘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颔联以“莺声啭”、“韨褉诗”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莺声啭”,指的是黄莺在枝头欢快地鸣叫,声音清脆悦耳。这里的“莺声”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活力的象征。“长吟韨褉诗”,则是说诗人一边听莺声,一边朗诵着自己的诗歌,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

颈联“江山如有意,花木更无私”两句,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大自然的美好与无私。“如有意”,指的是大自然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法则,它不会因为人的喜怒哀乐而改变;“更无私”,则是说大自然总是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给予我们无尽的恩赐。这两句诗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激之意。

尾联“兴与芳春会,重烟起夕思。”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芳春”即美好的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活力;“重烟”则是形容傍晚时分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美好的春天里,心情愉悦,思绪万千。同时,“夕思”二字又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孤独与寂寞,让人不禁产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并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眷恋。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