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郊扉地,晴光弥望辰。
门从花胜竹,客到酒当春。
牢落看莺晚,流连发兴频。
残晖与幽色,披豁共吾真。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注意下列字词在文中的读音:扉、辰、胜、春、披豁。
【译文】
门外是幽静的郊野小门,阳光照得满地明亮,时间过得真快。
门前花竹掩映,迎来贵客,美酒佳肴款待着春天。
看落日余晖,流连忘返,频频发兴。
残阳斜射,和幽静的色彩,一起与我共处,我心旷神怡。
赏析:
“寂寞郊扉地,晴光弥望辰”,开笔便勾勒出一个空阔清朗的郊野景象。首句以“寂”字点染出郊扉的空寂,以“晴”字点染出天气的晴朗,以“弥望”一词表现时间的长久。三字一气呵成,将读者带入一片空旷开阔的景象之中,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气氛。“寂寞”一词,既写出了郊扉的空寂,又渲染出了环境的幽静,给人以无限遐想。
“门从花胜竹,客到酒当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写环境。门边有盛开着鲜花的竹子,客人来了就备有美酒来招待他(她)。诗人把花竹与主人热情好客的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门从花胜竹”一句,不仅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而且暗示出主人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
“牢落看莺晚,流连发兴频”,这两句诗写诗人观景时的感受。诗人看到夕阳西下,归鸟纷纷飞回,不禁感慨万分,觉得时光易逝,光阴不再,因此频频发兴,即兴起之情难以抑制。“牢落”“流连”两个词用得很妙,它不仅表明诗人对美景留恋不舍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因美景而生发的感慨。
“残晖与幽色,披豁共吾真”,最后两句写诗人观景后得出的结论。残阳的余晖与周围的幽静景色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残阳余晖与幽静景色比作作者自己的影子,从而使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答案】
①寂寞(寂寞)郊扉地;②晴光(晴空万里)弥望辰;③花胜竹;④酒(美酒);⑤牢落(留恋不舍)看莺晚;⑥流连发(兴致)兴频;⑦残晖(夕阳西下)与幽色,披豁共吾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