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顶依华树,薰风冷宿襟。
他方异炎热,何似故山岑。
释义:顶着露水,靠着华树枝干休息;清凉的薰风吹拂着我那被夜露浸湿的衣襟。他乡异乡,酷热难当,哪里比得上故乡山间的凉爽呢。
注释:1. 予园:诗人自称为“予”。 2. 露顶:顶着露水。 3. 依华树:靠在华树上。 4. 薰风:清风,这里指和暖的风。 5. 宿襟:晚上的衣襟。 6. 他方:别处(指他乡)。 7. 炎热: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8. 何似:何如,怎么比得上。 9. 故山:故乡(指庐山)。 10. 岑:高峻的山峰。
露顶依华树,薰风冷宿襟。
他方异炎热,何似故山岑。
释义:顶着露水,靠着华树枝干休息;清凉的薰风吹拂着我那被夜露浸湿的衣襟。他乡异乡,酷热难当,哪里比得上故乡山间的凉爽呢。
注释:1. 予园:诗人自称为“予”。 2. 露顶:顶着露水。 3. 依华树:靠在华树上。 4. 薰风:清风,这里指和暖的风。 5. 宿襟:晚上的衣襟。 6. 他方:别处(指他乡)。 7. 炎热: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8. 何似:何如,怎么比得上。 9. 故山:故乡(指庐山)。 10. 岑:高峻的山峰。
【注释】 云光互明灭,燕雀暂飞沉。:意思是说天空的云彩相互交错,明暗交替变化着,而燕雀在短暂的时间里飞翔,又突然沉入地下。 风景每如此,潇骚乐在今。:意思是说世间万物都像这云彩和燕雀一样,变幻无常。然而诗人却能从这潇湘之音中感受到快乐。 试索花间卧,羞从泽畔吟。:意思是说诗人想找个幽静的地方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却又因为羞于从水边吟唱而放弃这个念头。 尘机兹已矣,空有紫霞心。
【译文】 细雨稍稍将要过去,新长出的新竹自是欣欣向荣。 微根刚刚出土,高高的竹干直指苍穹。 孤直是竹子的本性,清丽苍劲映照着傍晚的霞光。 春天来临,花儿纷纷凋零落下,这竹林能扫除尘氛。 注释: 1. 雨中新竹:描写了春天细雨过后,新生的竹苗在雨中显得特别生机盎然的景象。 2. 细雨稍欲过:描绘了春雨细微且悠长的意象,表现了春雨的柔和与细腻。 3. 新竹自欣欣:表达了新竹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逐句分析诗句的含义,结合具体的内容和背景加以阐释,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手法: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对人物的赞美、对景物的喜爱等)。“乾坤增气象,披豁看林庐”的意思是:天地间增添了壮观的景象,开阔心胸来观赏我的林居。此句点明全诗的主旨。赏析时可从这两句入手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青蛙生活状态的古诗。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蛙声悲永夜,感激入天真。 - “蛙声悲永夜”描述了青蛙在夜晚发出哀怨的声音,让人感到悲伤。这里的“悲”表达了青蛙对孤独和无助的感受。 - “感激入天真”则表现了青蛙对大自然的依赖和感激之情,它们将自然视为自己的家园和伴侣。 2. 咿喔如求侣,喧呼不避人。 - “咿喔如求侣”形象地描绘了青蛙发出的声音,它们似乎在寻找伴侣
霁 夙雨霁氛埃,南山佳色来。 思随飞鸟逸,兴与浮云开。 漂泊成何事,乾坤付酒杯。 芜然春欲暮,空悲蕙草摧。 注释: 1. 霁:晴朗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 2. 夙雨霁氛埃:早晨的雨水洗净了天空的尘埃。 3. 南山佳色来:南山上美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4. 思随飞鸟逸:我的思想随着鸟儿自由飞翔。 5. 兴与浮云开:我感到心情舒畅,仿佛与飘浮的云朵融为一体。 6. 漂泊成何事:我四处漂泊
【注释】卧起即事三首:《全唐诗》中只有此诗,但作者不详。卧起来就写,起床后也写,这是唐人的一种习尚。 即事:当时流行的一种诗体的别称。《文镜秘府论·论文药石门》引《古今乐录》说:“近世有《即事诗》。” 心犹乐:心里依然感到快乐。 云眠道益安:在山里睡觉更加觉得安全。 节换:时节变换。 风雨恣春残:风雨任凭春天的结束。 杜甫惭真隐:杜甫以隐居自许,自称“杜陵布衣”。 陶潜已挂冠:陶渊明辞官归田后
【注释】 “雨意云垂白”:意思是雨云低垂,天边布满了乌云。 “榴青花欲燃”:意思是榴花在雨中显得格外鲜艳,好像要燃烧起来。 “残春静散地”:意思是残春时节大地一片寂静。 “飞鸟夕阳天”:意思是鸟儿在夕阳下归巢。 “道羡尘机灭”:意思是羡慕世俗的纷扰都消失了。 “幽称树里眠”:意思是在树影掩映的地方小憩,享受宁静的时刻。 “风光共流换,何处问安禅”:意思是大好的风光不断流转变换,在这样的美景中
【注释】 雨馀:下雨过后。 绿:形容烟雾迷蒙的样子。 花夕:花开的傍晚,指春天。 游云:飘荡的云雾。 玄发:黑发。 遗时:遗弃世俗。 独新:独自新鲜。 衡门:横木为门,是平民百姓居住的门。 今古意:古今之意,指世事变迁。 采芳辰:采摘芳香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雨馀”为起兴,写春景。首句写烟景,点明季节。次句写花夕,点明时令。第三句写游云,点出时间。第四句写白日,点出空间。最后两句抒发感想
幽栖 幽居却得性,永与白云归。 听鸟思轻举,看山忆采薇。 樗栎谁堪并,琴樽趣不稀。 烟花彭泽里,出处幸无违。 注释: 1. 幽居却得性:指隐居的生活可以使人性情得到修养和提升。 2. 永与白云归:永远像云彩一样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的羁绊。 3. 听鸟思轻举:听到鸟儿鸣叫,便联想到自己要像鸟儿一样轻盈地飞翔。 4. 看山忆采薇:看到山景,便想起过去在山上采集薇菜的情景。 5. 樗栎谁堪并
畎亩 农田外,荆桑之外,有一座孤亭;草雾中,青莎之上,晴白日高悬。 注释:此句描述了孤亭位于田间地头,周围是茂密的荆桑,而其上则是一片青莎草地,晴朗的天空下,太阳高悬。 黄鸟舞春风 黄鸟在春风中欢快地飞舞。 注释:此句描绘了黄鸟在春风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花下琴书并 在花下,一边抚琴一边读书,享受宁静的时光。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在花下一边抚琴一边阅读书籍
注释: 天地何大郁,此园赖幽清。 这两句是说天地多么宽广广大啊,而我的园子却如此幽静清雅。 脱巾卧松下,起听风蝉鸣。 我脱下衣帽躺在松树下,起来聆听风吹着树梢发出的蝉鸣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的园子里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首句“天地何大郁”,表现了天地之广袤,而“此园赖幽清”则突出了诗人对这片宁静之地的喜爱与珍视。 第二句“脱巾卧松下”,诗人脱下衣帽,选择在松下休息,享受片刻的安宁
【注释】 幽怀:深藏心中的情思。 悠悠:飘荡的样子,这里指云萝山的云雾缭绕。 云萝里:山中云雾弥漫的地方。 独系:独自系留,引申为隐居之意。 青山客:隐居在青山的客人。 不见:看不到。 往来人:来往的人。 时有鸟行迹:有时能看到鸟儿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隐者居处环境的诗,表达了作者向往隐逸的生活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给人以深远的思索。 首句“悠悠云萝里”
【注释】 卧:躺。起:起身。 蝉声:蝉鸣的声音。悲:悲哀。古树:指高大的树木。 薰风:暖风。熏,温暖;芳,芳香。 云移:云朵移动。日影:太阳的影子。日影过:阳光照过。 人卧:人躺在床上。青萝:绿色的蔓草,这里指代藤蔓植物或植物的藤条。 【译文】 我醒来又躺下,听着树上知了的叫声,感到十分悲伤。鸟儿在树间飞翔,发出悦耳的歌声。天空中云彩缓缓地移动,阳光穿过树叶洒在我的床上。 【赏析】
【注释】 解:解开;暝:黄昏,天黑。风枝:风吹树枝的声音。鸠鸟:布谷鸟。坐移:移动着身子;白光:指太阳光。云思:指云彩的流动变化,比喻思绪飞扬。方:正。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一首诗。诗人在夏日园中漫步,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听到树上布谷鸟的鸣声,于是坐下来休息了。坐下后,看到太阳渐渐向西落下去,四周的景色也变得模糊起来。这时才想到时间不早了,便起身回家。
注释: 芳草覆盖了连日的阳光,古木多的是凉爽的清风。 在挂衣的灌木丛上,时常卧在青萝之中。 译文: 翠绿的草地铺满了整个夏日,古老的树木散发出阵阵清凉。我穿着衣裳挂在树枝上,有时躺在青萝中休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夏天的园子里度过的时光。第一句“芳草连日色,古木多清风”描写了园子里的景象:绿色的草地和古老的树木。第二句“挂衣丛薜上,时卧青萝中”则表达了作者在树荫下休息的情景。全诗语言简练
暮卧松间云,朝食石中髓。 注释:傍晚时分躺在松树间的云雾之中,清晨则吃着石头中的骨髓。 尘世自纷纷,我怀无非是。 注释:世间纷扰复杂,我内心平静,无非只是如此。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超然脱俗生活态度的诗作。"暮卧松间云,朝食石中髓"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画面,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然、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尘世自纷纷,我怀无非是"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淡然和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清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