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栽数种细青青,忽蔓堂阶刺眼明。
东风不费吹嘘力,好向春时却尽生。

【注释】

草堂:指杜甫的“成都草堂”,即今四川成都市郊杜甫草堂遗址。

十二首:杜甫有《春望》《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等组诗,因题名,故称“十二首”。

手栽数种细青青:亲手栽种了几种嫩绿的小草,长得十分娇嫩可爱。

忽蔓堂阶刺眼明:忽然蔓延到堂前台阶,刺眼生光。

东风:春风。费:耗费,这里指吹拂的意思。

好向春时却尽生:意思是春天来临的时候,这些新长出的草又全都死了。

赏析:

这是诗人在杜甫草堂写的咏物诗。

诗中描写了春天来临,小草生长的情景,并把草的生长和春天的到来联系起来,写出了小草对春天到来的敏感。

此诗以“草”为题,是取义于杜诗“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一句。而诗的内容却是写草的,因此,诗中的“草”字,应理解为“小草”,而不是“草木”。

开头两句:“手栽数种细青青,忽蔓堂前刺眼明。”是说,自己亲手栽种了几株嫩小的青草,如今它们长高了,已经爬满了整个院子,甚至爬到了堂前,使堂前的台阶也给遮住了,使人眼花缭乱,难以看清。

第三句:“东风不费吹嘘力。”是说,春风虽然轻轻吹拂,但却没有能使这许多小草生长起来。因为春风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小草才没有能长得茂盛起来。

第四句:“好向春时却尽生。”是说,春天来了,小草又都死了,因为它们得不到足够的阳光。

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四个字,用白描手法,将小草的情态写得栩栩如生。诗中虽无一字写草,但却处处见“草”,可见其艺术构思之巧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