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为伤陵迟,一德可终生。
逍遥随大化,顺应故无情。
达观齐万物,抚己何独清。
冥然绝所虑,斯理日明明。
知德形乃实,虚通道之平。
鼎鼎百年内,持此慰吾诚。

【注释】

《感兴十七首》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组诗作品。此诗是其中的第七首,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态度和哲学思想。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第一句“知为伤陵迟”表明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认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是最大的悲哀。

第二句“一德可终生”表达了作者对道德的追求,他认为只有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让生活长久。

第三句“逍遥随大化”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宇宙的深深敬仰,他认为顺应自然的发展是最明智的选择。

第四句“顺应故无情”则是说,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第五句“达观齐万物”体现了作者追求和谐、平衡的人生态度,他主张要像对待万物一样去看待世界。

第六句“抚己何独清”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孤独和超然,他认为只有自我反省和自我净化才能使自己保持清醒。

第七句“冥然绝所虑”描绘了作者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和欲望。

第八句“斯理日明明”强调了一种真理和智慧的存在,这种存在是显而易见且不可抗拒的。

第九句“知德形乃实”说明了道德的真正实现需要通过实践和行动来证明,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第十句“虚通道之平”表示了作者对道路的理解和追求,他追求的是一条平和、宁静的道路。

最后一句“鼎鼎百年内,持此慰吾诚”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他相信自己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坚守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展现了陶渊明对生命、道德、自然和智慧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