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鸣不止,端居苦沉沉。
风寂秋灯静,气溟烟堂深。
天地思寥落,诗书静可寻。
漂零随生理,无闷到于今。

译文:

深夜的雨声不断,我孤独地居住着,心里感到压抑。

秋风中秋夜的灯火显得安静,烟雾弥漫的房间里,我感到心情沉重。

天地之间我感到空旷而寂寞,但诗书可以让我找到慰藉。

漂泊的生活让我随遇而安,如今我无忧无虑直到老去。

注释:

  1. 夜雨鸣不止:雨声在夜晚持续不断地敲打窗户,声音让人难以入睡。
  2. 端居苦沉沉:由于夜雨的持续,诗人只能孤独地坐在室内,感受到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3. 风寂秋灯静:秋风中,秋天的灯光也显得格外安静,没有其他声响干扰。
  4. 气溟烟堂深:空气中弥漫着烟雾,使整个房间显得更加阴暗和深远。
  5. 天地思寥落:诗人在这样寂静的环境中,感到天地间的广阔和自己的渺小,产生一种孤独感。
  6. 诗书静可寻:尽管环境幽暗,但诗歌和书籍能够给予诗人心灵的慰藉,使其在困境中找到平静。
  7. 漂零随生理:诗人认为自己像飘零的落叶一样,随风漂泊,没有固定的归宿。
  8. 无闷到于今:现在虽然生活艰苦,但诗人却感到无忧无虑,享受这种生活状态,不觉得有什么烦恼。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的深夜中独自居住的感受。首句“夜雨鸣不止”描绘了夜晚雨水持续不断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第二句“端居苦沉沉”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因夜雨而感到的孤独和不适。第三句“风寂秋灯静”则通过秋风和秋夜里的宁静,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接下来的两句“天地思寥落,诗书静可寻”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他感叹天地间的广阔和自己的渺小,同时表示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诗歌和书籍也能给他带来安慰。这反映了诗人在艰难时期的乐观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依赖。

最后两句“漂零随生理,无闷到于今”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认为自己像飘零的叶子一样,随波逐流,没有任何束缚,因此感到自由自在,没有烦恼。这也表明了他对当前生活状况的接受和满足。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孤独、环境、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求索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