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之子真奇绝,风骨自与凡人别。神驹矫矫步天衢,雏凤翩翩出丹穴。
前身可是张文舒,不然年才五六那能书。当筵握笔不停手,惊风飒飒蛟龙走。
扫尽鸾笺三百张,铁画银钩大如斗。君不见东邻老翁生一子,痴绝无才事纨绮。
从来纸笔不相亲,见此奇才应愧死。
【注释】
徐家之子真奇绝,风骨自与凡人别。神驹矫矫步天衢,雏凤翩翩出丹穴:这是说徐家的这个孩子非常出众,他的气概和气质与众不同。就像一匹神驹在天路上矫健地跑,一只雏凤在丹穴中轻盈地飞。
前身可是张文舒,不然年才五六那能书:他可能是历史上的张文舒,否则怎么能写得如此之好。
当筵握笔不停手,惊风飒飒蛟龙走:他挥动着手中的毛笔,不停地写下去,仿佛有一股惊风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仿佛有条蛟龙在纸上游走。
扫尽鸾笺三百张,铁画银钩大如斗:他用笔如同扫帚一般扫过所有的纸,写出的文字如同铁画和银钩一样刚劲有力,大如斗。
君不见东邻老翁生一子,痴绝无才事纨绮:你没有看见东边的邻居有个老人,他的儿子天生就没有什么才能,只会做一些华丽的衣服。
从来纸笔不相亲,见此奇才应愧死:从来没有人能够把纸张和笔墨真正地结合在一起,看到这样的奇才,我应该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赠给浙江徐童子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写徐童子的书法技艺,赞美了他的才华横溢、不同凡响的品质,表达了对徐童子的赞赏之情。
首联“徐家之子真奇绝,风骨自与凡人别。神驹矫矫步天衢,雏凤翩翩出丹穴。”这是说徐家的这个孩子非常出众,他的气概和气质与众不同。就像一匹神驹在天路上矫健地跑,一只雏凤在丹穴中轻盈地飞。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将徐童子的才华比作神驹和雏凤,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次联“前身可是张文舒,不然年才五六那能书。”这是说,如果他的前身是张文舒,那么他怎么可能写得如此之好?如果不是张文舒,那么他年仅五、六岁又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字来?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暗示了徐童子的非凡才华和独特气质。
第三联“当筵握笔不停手,惊风飒飒蛟龙走。”这是说,他在宴会上挥舞着笔,不停地写下去,仿佛有一股惊风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仿佛有条蛟龙在纸上游走。这两句话进一步描绘了徐童子的书法技艺和精神状态。
第四联“扫尽鸾笺三百张,铁画银钩大如斗。”这是说,他扫遍了所有的纸,用笔如同扫帚一般扫过所有的纸,写出的文字如同铁画和银钩一样刚劲有力,大如斗。这两句话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徐童子的书法技艺和艺术成就。
末联“君不见东邻老翁生一子,痴绝无才事纨绮。”没有看到东边的邻居有个老人,他的儿子天生就没有什么才能,只会做一些华丽的衣服。这一句是对徐童子的父亲的讽刺,暗示了徐童子的非凡才华和独特气质。
整首诗通过对徐童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徐童子的欣赏和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