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山春雨收,远村近村烟草稠。田家牧儿朝放牛,稳骑牛背如乘舟。
溪南两牛俱引犊,食饱相依卧山麓。溪北两牛不畏人,日暖沙头戏相触。
昔年县吏督租严作程,民日苦饥牛苦耕。今年屡下诏书征税薄,民有馀闲牛自乐。
牧儿亦解知帝恩,拍手唱歌度林壑,歌声彻云云漠漠。
注释:
千山万山春雨收,远村近村烟草稠。
田家牧儿朝放牛,稳骑牛背如乘舟。
溪南两牛俱引犊,食饱相依卧山麓。
溪北两牛不畏人,日暖沙头戏相触。
昔年县吏督租严作程,民日苦饥牛苦耕。
今年屡下诏书征税薄,民有馀闲牛自乐。
牧儿亦解知帝恩,拍手唱歌度林壑,歌声彻云云漠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牛图,展现了农民与牛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千山万山春雨收”,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春雨过后,万物复苏,山峦叠翠,景色宜人。这句诗通过春雨的洗礼,为后文的牧牛图奠定了背景。
次句“远村近村烟草稠”,进一步描绘了春雨过后的乡村景色,烟雾缭绕,显得格外宁静。这句诗通过对烟雾的描述,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氛围,使得画面更加诗意。
接下来是牧牛的描写。“田家牧儿朝放牛”,描述了农民们早晨放牧的情景。他们骑着牛,悠然自得地在田间小路上行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稳骑牛背如乘舟”,这句诗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牧童骑牛的轻松自如。他们仿佛在船上,自由自在地穿梭在田野间。
然后是溪边牛群的描写。“溪南两牛俱引犊”和“溪北两牛不畏人”,分别描绘了溪南和溪北两个地方的牛群。它们各自领着犊子,自由自在地吃草。而溪北的牛则不怕人,它们在阳光下嬉戏玩耍,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的情感抒发。“昔年县吏督租严作程,民日苦饥牛苦耕”和“今年屡下诏书征税薄,民有馀闲牛自乐”两句,分别回忆了过去和现在的情况。过去,农民们因租税繁重而受苦,但牛却要承受繁重的劳作;而现在,农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牛也享受到了应有的待遇。
尾句“牧儿亦解知帝恩,拍手唱歌度林壑,歌声彻云云漠漠”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感慨。他认为农民们已经懂得感激皇帝的恩德,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生计,还关心国家的大事。他们的歌声传遍了山谷,回荡在云端,展现出一片和谐美好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