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久抱扶胥梦,多病来登广利宫。
龙势东迤溟渤远,虎头南去越裳通。
擎天柱立烟光净,浴日亭高海气空。
一笑江山如有意,波罗风雨住归篷。
【注释】
南海庙:即广利宫。广利,地名,在广东雷州。南海,即海中之南,指南海神庙。
扶胥梦:传说古代有扶胥国,在今雷州半岛上,后被越南占去,其国王乘船到南海求仙,因梦见一个神女送他玉佩,遂成为神仙。
多病:久病。
溟渤:大海。
擎天柱:比喻高耸的山峰。
浴日亭:为观日出而建的亭子。
波罗:梵语“波啰”,意为“大海”。
风雨住归篷:风停雨歇,船篷可以收起,准备返回家乡。
赏析:
诗以“南海庙”为题,描绘了诗人游览南海庙时的所见所思。首联写诗人久抱扶胥梦,多病来登广利宫。这里的“扶胥梦”是指扶胥神,他曾梦见一个神女送他玉佩,后来成为神仙的故事。诗人久抱扶胥梦,可能是因为他曾经在南海神庙中游览过,或者因为扶胥神的传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颔联描述南海庙周围的自然风光。东迤溟渤远,形容南海庙所在之地,东临大海,景色壮观;虎头南去越裳通,指的是南海庙所在的地理位置,南方连接着越南,象征着与邻国的友好关系。
颈联描绘南海庙中的建筑和景色。擎天柱立烟光净,形象地描绘了南海庙中的石柱高大挺拔,如同擎起天空的柱子一般,给人一种庄严、壮丽的感觉;浴日亭高海气空,则形容南海庙前的浴日亭高耸入云,周围环绕着浩瀚的大海,形成了一种空旷、辽阔的景象。
尾联抒发诗人的情感。一笑江山如有意,意味着诗人看着眼前的江山美景,感到它们仿佛是有生命的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波罗风雨住归篷,则是诗人看到南海庙外的波罗风雨(即海上的风暴)停止后,决定收起船篷准备回家的情景。
整首诗以南海庙为中心,通过对南海庙内外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