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间居与世忘,萧萧深院映虚堂。
露漙玉干桐孙长,霜饱金丸橘子香。
白版拄颐迎灏爽,素丝横膝答清商。
知君不是趋炎客,长啸一声天地凉。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题目为《题徐子芳秋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孺子间居与世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一种超脱世俗、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在古代,“孺子”通常指的是年轻人或孩子,这里用来形容徐子芳的年幼。而“间居”则意味着不与世人同流合污,选择了一种隐居的生活方式。

第二句:“萧萧深院映虚堂。”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庭院图景,秋风萧瑟,院子里的树木落叶飘零,映衬着空荡荡的堂屋。这里的“萧萧”形容风声,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而“映虚堂”则暗示着空无一人的屋子,增添了一份孤寂和清冷。

第三句:“露漙玉干桐孙长”。这句诗中,“露漙”指的是露水凝聚在玉色的树枝上,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早晨的景象;“桐孙长”则可能是指桐树的果实——桐子。这里的桐子成熟后,挂在树上很长时间,直到霜降时节才掉落,因此“漙”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既形容露水也形容成熟的桐子。

第四句:“霜饱金丸橘子香”。“霜饱”可能是指橘子因为霜降而变得饱满;“金丸”则形容橘子的外表,仿佛是金黄色的小球。而“橘子香”则直接点明了秋天的主题。

第五句:“白版拄颐迎灏爽”,这里的“白版”可能是指白色的纸张或者书卷,而“拄颐”则是一种读书的姿态,两手支撑着下巴,沉思的样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里独自沉浸在书籍中,享受着那份宁静与清凉。

第六句:“素丝横膝答清商”。这里的“素丝”可能是指白色的丝线或者丝绸制成的衣物,而“横膝”则是一种坐姿,双腿交叉放在膝盖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认为它能够带来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一句:“知君不是趋炎客,长啸一声天地凉。”这里的“知君”是对徐子芳的称呼,表示诗人对徐子芳的了解和认同;“趋炎客”则指那些追逐名利的人,诗人通过这个比喻来形容徐子芳与众不同的性格和品质。而最后的“长啸一声天地凉”则是诗人对徐子芳的赞赏之情,认为他的存在能够让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凉爽和清新。

这首诗通过对徐子芳的生活环境、生活态度以及人格魅力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隐士形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清爽、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