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枕三郎作颂时,桂宫兰殿重含思。
宁哥可是知人意,小院梨花玉笛吹。
【注释】
长枕三郎作颂:指元稹《长明寺石塔碑文》中有“三郎”二字。长明寺,即长庆寺,在长安城东北。三郎,唐玄宗长子李瑛(名隆基),封岐王。宝历二年(826)正月,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睿宗。次年改年号为“太极”,故史称宝历。长明寺是睿宗的寝殿,所以有“长枕”。作颂时,指元稹写《长明寺石塔碑文》。桂宫兰殿:“桂宫”,指唐玄宗的行宫;“兰殿”,指唐玄宗的御殿。重含思:再次怀念、思考。宁哥:指唐玄宗的儿子、太子李瑛(名隆基)。小院:指唐玄宗的东宫。玉笛吹:指唐玄宗的太子妃杨妃善吹笛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唐玄宗与杨妃的爱情故事来抒发作者对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感慨。全诗以“长枕三郎作颂时”起,到“小院梨花玉笛吹”止,共八句四韵,每句七字,押平声韵。
开头两句,点明题旨。首句“长枕三郎作颂时”,点出了唐玄宗与杨妃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唐代,并说明诗人是在追忆当年的情景。次句“桂宫兰殿重含思”,进一步渲染了当年唐玄宗与杨妃在宫中欢娱的情景。接着,用“宁哥可是知人意?小院梨花玉笛吹”二句宕开一笔,从唐玄宗和杨妃的爱情写到唐玄宗与太子李瑛之间的感情。这两句是说:你宁哥是不是知道了解人的意思呢?在小院里,杨妃正吹着玉笛。
此诗是咏叹爱情悲剧的,但诗人并不直接抒写他们的爱情,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烘托气氛,借以表现人物的感情和性格特征。如首句中的“长枕”一词,暗示着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暗示出当时宫廷中奢侈的生活。次句中的“桂宫”“兰殿”等词,又写出了唐玄宗与杨妃生活的地方。这些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使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当时的氛围。最后两句则是对唐玄宗和太子李瑛之间情感的描写。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诗人并没有直接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而是通过对杨妃吹玉笛的细节描写来暗示他们之间的感情纽带。这种写法既避免了直接陈述的俗套,又能够有效地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