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克堉是清朝时期的诗人。
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卒于某年,他的家族背景并不为后世广泛所知。他是一位在清代官场中担任过官职的官员,尤以台湾府诸罗县知县的身份最为人称道。在他的任内,致力于推广文化教育,并留下了一些书法作品,如《杜少陵诗册》等。
卫克堉是清朝时期的诗人。
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卒于某年,他的家族背景并不为后世广泛所知。他是一位在清代官场中担任过官职的官员,尤以台湾府诸罗县知县的身份最为人称道。在他的任内,致力于推广文化教育,并留下了一些书法作品,如《杜少陵诗册》等。
【译文】 在东宁开辟土地,治理难事,百姓安居乐业,像磐石一样安稳。 我尽力效仿前人,但政令不够英明,惭愧不已。回想往日,与友人畅谈欢笑的日子,令人怀念。 朋友的离别之情,如绵绵细雨般缠绕心头,无法排解;我的功勋和美名,永远铭刻在简板上。 父亲、老人们拉起车子,想要挽留他。道路两旁的棠树阴影中,镌刻着他们的名字。 【注释】 1. 次韵送夏宝成:即“次韵”,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
次韵送夏宝成 相形遂尔判媸妍,共绾铜符海外天。 赤嵌山南看豹变,武峦城北望蝉联。 登龙谬许称同谱,附骥还思策短鞭。 漫诵西湖留别句,岩疆未易驻三年。 注释: 相形遂尔判媸妍:形容双方的相貌、才能等相差悬殊,难以相比。 共绾铜符海外天:指共同执掌着朝廷的军权或权力。 赤嵌山南看豹变:在赤嵌山(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南部)观看豹子的变化。 武峦城北望蝉联
清满洲镶蓝旗人,郭佳氏,字子朴,号鹤舫。 嘉庆十年进士。 授检讨。 历礼、兵、刑、工、户部侍郎。 道光初任内务府大臣,两署漕运总督。 七年,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次年授军机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他当国二十余年,门生故吏遍内外,权倾一时。 鸦片战争间,力主和议。 咸丰帝即位后被黜。 生卒年
萧竹,从其友游台湾,穷涉至噶玛兰,吴沙款之。 居且久,乃为标其胜处,为八景,且益为十六景。 竹悉为赋诗。 或论其山水,遂为图以出,脉络甚详。 时未有五围、六围,要其可以建围地,竹于图中,皆递指之,后悉如其言。 或言款竹者并非吴沙。 〖编者按:蒋师辙《台湾通志》、柯培元《噶玛兰厅志》萧竹传等引自《东槎纪略》,《东槎纪略》又引《蛤子难纪略》记:「或曰:嘉庆三年,吴沙已死,款竹者,沙子光裔、沙犹子化也
萨哈岱并非诗人,而是一位清代的满洲旗人,字鲁望,荫生,由主事官至福州将军。他的主要成就在于他的官职和军事生涯,而非诗歌创作。 萨哈岱是清代满洲正黄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从主事官到福州将军的转变,这期间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还涉足了文学创作。他的代表作品是《樗亭诗稿》,这部作品集中反映了他在不同生活阶段的思想情感以及他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