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秋风吹白蘋,三城烟树隔红尘。
天涯寒菊双蓬鬓,海上青樽几故人。
谋国计从穷处泏,倦游心向暮年真。
罗浮东去扶桑近,黄木湾头好问津。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海珠寺”

  • 注释:海珠寺,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个古老寺庙。
  • 译文:站在海珠寺的门前,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海风带着凉爽和清新。

第二句:“两岸秋风吹白蘋,三城烟树隔红尘。”

  • 注释:白蘋(音pín),一种水生植物,秋天时颜色变为白色。三城,泛指广州附近的几个城市。
  • 译文:两岸的秋风吹动着白色的蘋草,远处的三城被朦胧的烟雾和树木所环绕,仿佛置身于一片远离尘世的境地。

第三句:“天涯寒菊双蓬鬓,海上青樽几故人。”

  • 注释:天涯,此处形容远方。寒菊,指的是深秋时节仍盛开的菊花。蓬鬓,是指稀疏凌乱的头发,常用来形容年老或思乡的人。
  • 译文:遥远的天际下,两株枯萎的菊花孤独地生长,象征着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谋国计从穷处泏,倦游心向暮年真。”

  • 注释:谋国计,即为国家考虑大计。泏(yún),同“运”,意为筹划,谋划。
  • 译文:诗人在思考国家大事时总是从最困难、最不利的角度出发,这显示了他深沉而坚定的意志。

第五句:“罗浮东去扶桑近,黄木湾头好问津。”

  • 注释:罗浮山,位于广东省东部,是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扶桑,古代神话中的东方日出之地,象征希望与新生。
  • 译文:从罗浮山向东行去,可以到达靠近扶桑的目的地;在黄木湾头询问渡口,意味着寻求指引或帮助。

综合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中年文人在秋天的海边寺庙中的感受和思考。首句通过自然景象引入主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第二句则通过对比“烟树”、“红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世界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第三句中的“天涯寒菊”和“双蓬鬓”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诗人展现了其深思熟虑的态度和对国家大事的责任感,以及在人生晚年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