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同怀天下奇,中年出世也曾期;
朱丝竹绝桐薪韵,黄土生埋玉树枝。
生老病余吾尚在,去来今际子先知;
当时欲印槌机事,可解中宵入梦思。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少日同怀天下奇”:年轻时就怀揣着天下奇才的壮志。
  • “中年出世也曾期”:在中年后,也曾有过出世(即隐逸)的想法。
  • “朱丝竹绝桐薪韵”:指的是竹子制的乐器和梧桐木制成的火把,这些乐器和用具已经绝迹。
  • “黄土生埋玉树枝”:黄土之下埋葬了珍贵的玉树(指名贵的树木)。
  • “生老病余吾尚在,去来今际子先知”:我虽年老体衰,但还在人世;你却早已知道我即将离去。
  • “当时欲印槌机事,可解中宵入梦思”:当年曾打算用槌击机器,想要实现某种愿望或计划,但如今只能在梦中寻找答案。
  1.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少日同怀天下奇”:这句表达了诗人年轻时胸怀天下、抱负不凡的情感。
  • “中年出世也曾期”:暗示了诗人在中年时期曾有退隐或远离尘嚣的愿望。
  • “朱丝竹绝桐薪韵”:这里用“朱丝竹”和“桐薪韵”形容过去音乐的华丽和生活的富足,而现在已不复存在。
  • “黄土生埋玉树枝”:比喻珍贵的东西被黄土掩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生老病余吾尚在,去来今际子先知”:反映了诗人虽然年老体弱,但依然关心世事,而对方似乎早已预知了自己的命运。
  • “当时欲印槌机事”:这里的“槌机事”可能是指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机械钟等,诗人曾经有这样的梦想或计划。
  • “可解中宵入梦思”:意味着那些未实现的梦想仍然留在梦中,让人难以忘怀。
  1.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早年的雄心壮志与晚年的现实境遇,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诗中的“朱丝竹绝桐薪韵”和“黄土生埋玉树枝”,不仅描述了物质的消亡,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生老病余吾尚在,去来今际子先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循环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先知先觉。整首诗通过对往昔与现实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时光和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