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难清夷日,当年亦治平。
开元醒里过,天宝醉中行。
蜀道风尘地,西宫掩抑情。
有初终不竟,作戒甚分明。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唐尧帝(孙承恩,明)

纵欲皇仪丧,风愆祖训真。犹多不远复,幸不竟沉沦。佑启惟天眷,匡扶亦老臣。处仁迁义美,万古仰如新。赫赫宗周盛,人谋还自倾。力行穷暴戾,灭德肆骄矜。嬖宠彝伦斁,征劳怨刺兴。桑柔瞻卬什,千古鉴分明。君道先无逸,由来万善门。岂惟治之本,实乃寿之原。敛则神常固,操之气自存。卓哉三令主,应不愧汤孙。继世家天下,承传启有为。恭行知圣学,伐叛凛皇威。不有仁贤誉,其谁远迩归。钧台朝玉帛,编简有光辉。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唐尧帝的赞颂之情。唐尧帝作为古代传说中的圣君,以其卓越的治国理念和仁政而著称。诗中的“赫赫宗周盛”和“君道先无逸”等句展现了唐尧帝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厚关怀,以及他在位时的清明政治。他的仁德和智慧被诗人赞誉为“卓哉三令主”,不仅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赢得了后世的敬仰。此外,诗中还描绘了唐尧帝与臣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如“不有仁贤誉,其谁远迩归”表达了对唐尧帝重视人才、尊重贤能的赞赏。整体而言,《鉴古韵语五十九首》不仅是对唐尧帝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其治国理念的传承和推崇。

这首诗通过对唐尧帝的评价,传达了一种理想的政治典范。诗人强调君王应该以身作则,推行仁政,注重民生,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种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通过赞美唐尧帝的政治成就,表达了对和平繁荣时代的渴望,以及对公正、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这种思想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共同心声,即希望社会能够回归到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

这首诗通过对唐尧帝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古代圣君的崇敬。通过对唐尧帝治国理念的阐述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诗歌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