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当清昼,花阴渐转西。
小诗妨实学,野性惬幽栖。
排闼迎山色,移床避燕泥。
无边风物好,随意入新题。
【注释】
徙倚当清昼,花阴渐转西——意思是说,我独自悠闲地在庭院里徘徊。徒倚,形容人闲散无事的样子;清昼,指晴朗的白天,这里借以表示时间是春天。花阴,指院中花朵的阴影,也代指花荫;转,指移动、转动;西,方位词,指西边。野性惬幽栖。野性,指不拘礼法的天性;惬,满意。幽栖,指隐居。排闼迎山色,移床避燕泥。排闼,推开门。山色,指山景,这里指山光;移床,把床移开;避燕泥,指避开燕子筑巢。
无边风物好,随意入新题。——意思是说,四周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我随便地写些新的诗作。
【赏析】
《春日漫兴用前韵十二首》,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春日漫游的七绝诗。此诗写春游赏玩之乐,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全诗共十二句,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一二句),写“徙倚”时所见春日景色。“春日”点明季节,说明“徙倚”是在春天,为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清昼”,指明朗的天空,也是诗人“徙倚”的时间;“花阴”即花影,泛指庭院里的花木,这里特指庭前的花木。“小诗妨实学”,诗人自谦,说自己写的小诗妨碍了实际学问的学习。“小诗”,即短小的诗文,这里指自己所写的诗作;“妨”,妨碍,妨碍之意;“实学”,指实际学问或实用学问,这里指做学问。这一句表现了诗人谦虚好学的品格。“野性惬幽栖。”野性,指不拘礼法的天性,这里指诗人的天性;惬,满意;“幽栖”,隐逸的生活。这一句表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惬意。
第二层(三四句),写“排闼”所见的山光水色和“移床”所见的燕巢燕泥。“排闼”是推开门的动作,“排闼迎山色”就是推开门迎见山光,这里指推开门去赏看山光,突出了诗人欣赏山水之美的心情。“移床避燕泥”,移床,把床移开,这里指诗人把床移到一边避开燕子筑巢的地方,以躲避燕子飞来的骚扰,表现了诗人喜爱山林生活的心情。“山色”与上文的“花阴”相呼应,进一步渲染出春天的美景。
第三层(五六句),写诗人观赏春日风光而感到心旷神怡的喜悦心情。“无垠”指无边无际,形容视野开阔;“风物”指美好的风景景物;“好”,美好,这里指自然风景的美好。“风物”在这里与“无边”连用,构成“无边风物好”这一佳句,突出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随意”指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入新题”指创作新诗作,“随意”与“新题”连用,强调了诗人创作的愉快心情。
第四层(末二句),写诗人赏玩春景后产生的情感。“无边”,与上文的“无边风物好”连用,再次强调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随意”,与上文中的“随意入新题”连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创作愉快心情。
这首诗写春日游赏之乐,抒写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脉络贯通,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唐诗的典型风格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