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自堪适,壶觞复此招。
野情转萧散,习气未全消。
海上金光草,山中白雪苗。
浮荣如可弃,吾与子同樵。
【注】:
- 会麟山:山名,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内。
- 别业:指隐居之所。
- 风月:自然风光和月亮。
- 壶觞(huó shāng):酒杯,泛指饮酒用具。
- 野情:指远离尘嚣的情怀。
- 浮荣:虚名浮利。
- 弃浮荣:摒弃名利。
- 吾与子同樵:我和你一起去山林中打柴。
【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再次到会麟山别业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名利的超脱,同时也体现了他与朋友共享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风月自堪适,壶觞复此招”,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饮酒的热爱,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最合适。这里的风月指的是自然风景,壶觞则是饮酒用的器具。
颔联“野情转萧散,习气未全消”,诗人描述了自己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虽然已经有所改变,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过去的不良习惯。
颈联“海上金光草,山中白雪苗”,诗人用“海上金光草”和“山中白雪苗”来比喻自己内心的清净和纯洁。
尾联“浮荣如可弃,吾与子同樵”,诗人表示如果可以抛弃那些虚名浮利,那么他愿意与朋友一起在山林中打柴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会麟山别业再次创作时的感怀之作,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首联以风月为喻,赞美了自然环境的美好;颔联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转变和对过去不良习惯的克服;颈联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愿意与朋友一起过清贫的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