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原不起尘沙,一路吟鞭趁落花。
地远怪君知我至,鹊声先我报君家。
山殽野蔌频行酒,石鼎松根细煮茶。
不尽留连还别去,夕阳天际已归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出郭访隐士”:走出城郭去拜访一个隐居的高人。”郭”是指外城,”出郭”即走出外城的城门,表明诗人是为了访友或求教而去。
  2. “薰风原不起尘沙”:熏风吹拂大地,原本不会扬起尘土沙石。这里的”薰风”指的是温暖的春风,它吹拂着大地,使得尘沙不起;而”不”字则是强调了这种自然现象的清新与纯净。
  3. “一路吟鞭趁落花”:在春天的旅途中,一边走一边咏诗作赋,以欣赏路上的落花美景。这里的”吟鞭”指的是诗人手持的马鞭,”吟”表示吟诵诗文;”落花”则是春天特有的景象,代表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
  4. “地远怪君知我至”:您知道我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真是令人感到惊讶。”地远”指的是距离遥远,”怪”是觉得奇怪的意思;”君知我至”则是说对方知道我来访的消息。
  5. “鹊声先我报君家”:喜鹊先于我飞来报信告知您的家门。这里的”鹊声”指的是喜鹊的叫声,通常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报君家”则表示喜鹊首先通知了主人。
  6. “山殽野蔌频行酒,石鼎松根细煮茶”:在野外品尝各种山珍野味美酒,用石头烹煮的松枝茶叶味道醇厚。”山殽野蔌”指的是山中的美味佳肴;”频行酒”则是频繁喝酒;”石鼎松根细煮茶”则描绘了煮茶时的场景,使用石头做的鼎和松树枝煮出来的茶,显得更加清雅脱俗。
  7. “不尽留连还别去,夕阳天际已归鸦”:不想离开但又不得不离别,直到日落西山乌鸦归来。这里的”不尽留连”意味着不愿离开、依依不舍的情绪;”夕阳天际已归鸦”则是写日暮时分的景象,乌鸦归巢,象征着结束和告别。

整首诗通过描绘访友途中的风景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重视。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