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西北是岩疆,万里烟尘接大荒。
极目冻云沙浩浩,孤城哀笛月茫茫。
穷年羽箭传青海,何日边庭致白狼。
往事唐家那可说,略闻屯卒恣披猖。
【注释】:
帝京:指京城长安。岩疆:边关,边疆。青海:今青海湖附近,古称西海郡。唐家:指唐王朝。说:谈论。屯卒:指驻守边疆的士兵。恣:任意,放纵。披猖:轻狂放荡。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长安作的一组七律组诗(共八首),是作者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后,由蜀至陕途中所作。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以及个人处境的忧虑、悲凉之感。
“帝京西北是岩疆”,写诗人从长安出发,来到帝都西北的边关。这里,“岩疆”是边关的意思,而“岩疆”又与“岩疆路”相对应。“岩疆路”,就是“边陲小路”,即边塞之路。
“万里烟尘接大荒”,写边关一带战火连绵,烽烟四起,烽火连天,战马嘶鸣,人烟稀少。这是诗人到达边关后的所见所闻,也是边关的真实写照。
“极目冻云沙浩浩,孤城哀笛月茫茫”,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远处的沙漠上飘荡着寒冷的云雾,一片茫茫;近前是座荒凉孤独的城池,城头吹起哀怨凄厉的号角声,月亮朦胧地笼罩在一片迷茫之中。这两句是写诗人登上高楼远望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和忧国之情。诗人站在高楼的高处,极目远眺,只见远处的沙漠上飘荡着寒冷的云雾,一片茫茫;近前是座荒凉孤独的城池,城头吹起哀怨凄厉的号角声,月亮朦胧地笼罩在一片迷茫之中。这两句是写诗人登上高楼远望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和忧国之情。
“穷年羽箭传青海,何日边庭致白狼。”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长年征战在遥远的青海地区,何时才能回到家乡?“何日”表示希望和询问的语气。“致”,使动用法,达到。“白狼”指北方少数民族名。“致白狼”意思是让北方的游牧民族归顺唐朝政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往事唐家那可说,略闻屯卒恣披猖。”这两句的意思是:那些过去的事,现在已不值得一提了。只是听说驻守边疆的士兵放纵不羁、胡作非为。诗人用“略闻”代替了“听说”,语气更委婉,感情也更含蓄深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他认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败坏到极点,以至于驻守边疆的士兵也变得放纵不羁、胡作非为。这种腐败的社会风气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后,离开长安前往四川途经边关时写的。诗人面对国家危机和战乱不断的现状,内心深感忧虑和悲凉。他通过描绘边关的荒凉景象、士兵的放纵行为以及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