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烟霭两氤氲,此日清游共使君。
已着高甍临绿水,即思短楫棹红云。
歌邀落日传杯酌,风起青蘋写浪纹。
聚散未期题榜在,后来应有感斯文。

水香亭小饮

湖光烟霭两氤氲,此日清游共使君。

已着高甍临绿水,即思短楫棹红云。

歌邀落日传杯酌,风起青蘋写浪纹。

聚散未期题榜在,后来应有感斯文。

【注释】

水香亭:位于苏州沧浪亭内,亭中有一碑文:“唐吴中诗人张志和隐居于此,故名水香亭。”

氤氲(yīn yún):形容烟雾弥漫。

使君:古代官名,此处指州郡长官。

高甍(méng):高大的屋脊。

落日:落山时太阳的光。

青蘋(píng):一种植物,其叶子可入药。

斯文:这里指文人墨客。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唐代诗人刘长卿于天宝年间游苏州所作。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作者游后的感受。

首联“湖光烟霭两氤氲,此日清游共使君”,点明出游的时间、地点与人物,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基调。

颔联“已着高甍临绿水,即思短楫棹红云”,写自己登上高高的亭子,俯瞰碧波荡漾的湖水,心中不禁想起轻舟短楫划破水面,掀起层层涟漪的情景。这里的“绿水”和“红云”既形象生动又意境深远,既写出了景色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愉悦。

颈联“歌邀落日传杯酌,风起青蘋写浪纹”,描绘了自己边唱歌边饮酒,一边听风吹动青蘋摇曳的情景。这里的“落日”、“青蘋”和“海浪”都富有诗意,既有实景也有抽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又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尾联“聚散未期题榜在,后来应有感斯文”,表示虽然这次聚会还没有结束,但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机会相聚,而作者对此充满了期待。这里的“斯文”既是指文人墨客,也暗指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写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动人,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