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喜雨伏骄阳,一念精禋契昊苍。
沃泽共看沾四野,来牟已喜兆千箱。
不缘圣德昭灵贶,讵有民和协至祥。
仰止周文求治切,更闻兢业每宵裳。

【注释】

和:和顺,这里指与戴龙山的诗相呼应。

朝来喜雨伏骄阳,一念精禋契昊苍:早晨传来了好雨的消息,使得骄阳伏下了,一念(即“一瞬”的意思)之间,就感到与天帝相契了。精,极;禋(yīn),祭;契,契合。昊苍,天。

沃泽共看沾四野,来牟已喜兆千箱:大地上一片沃野,大家都在看着雨后大地被滋润的景象。来牟,指庄稼生长茂盛,兆千箱,指年成丰收。

不缘圣德昭灵贶,讵有民和协至祥:如果不是因为皇帝的圣德昭示神灵赐福的话,哪里会有百姓和谐到这样的境地呢。讵,岂。

仰止周文求治切,更闻兢业每宵裳:我仰望古代圣君周文王治理国家的努力,听到他勤勉敬业的故事,每夜都为国事操劳。仰止,仰望;周文,指周文王;兢业,勤勉敬业;宵裳,夜晚未入睡之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知连降大雨之后,对戴龙山喜雨韵的应和之作。全诗紧扣主题“喜雨”,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德、圣政的赞美以及对于国家富强和个人事业成功的期望。

首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雨后天晴的画面,朝阳照耀下,大地沐浴在雨水中,万物生机勃发。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第二句则转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一瞬间领悟到了与天地相契的神奇体验。这种感觉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愉悦,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通过这个瞬间,诗人表达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以及对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认识。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扩展了这一主题。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大地上的农作物,它们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预示着国家粮食的丰收。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

“不缘圣德昭灵贶,讵有民和协至祥”两句则是诗人对政治清明、皇帝圣明的赞美。他认为正是因为皇帝的圣德昭示神灵赐福,才使得百姓能够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像周文王那样勤勉敬业,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每当深夜时分,他还在为国家的事业操劳不已,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这首诗以“喜雨”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感受、赞美圣德、展现和谐社会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美丽画卷。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抱负和对社会的期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