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榻南宫忆旧曾,仰瞻华月步虚庭。
只将校阅供王事,愧以疏庸厕列卿。
银箭声传春漏促,铜炉风细篆烟清。
劳劳无补空头白,七载重过感慨生。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与赏析。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仔细体会其要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并赏析,首先明确注释,然后分析诗句大意,最后赏析。
“寓榻南宫忆旧曾”,意思是:寄身在南国的官舍,思念着过去的岁月。“宿礼部借韵一首”,宿礼部借韵一首:宿在礼部的公署,写下一首七言律诗。宿,住宿,指在公署内过夜。宿:居住;留宿,借宿。
“仰瞻华月步虚庭”,意思是:仰望天上的月亮(抬头),走过空荡荡的庭院。“只将校阅供王事”,意思是:只是把校阅的事用来供君王处理国事。“愧以疏庸厕列卿”,意思是:惭愧自己才能低劣,只能在卿等之中。“银箭声传春漏促,铜炉风细篆烟清”,意思是:银箭(漏刻计时器)的声音传到春天的漏壶里去,(听到滴答声)催促人们及时休息,铜炉中燃烧的香火,熏得烟气细细缭绕,(烟雾)清新如水。
【答案】
宿礼部借韵一首
寄身在南国的官舍,思念着过去的岁月。
仰望天上的月亮(抬头),走过空荡荡的庭院。
只是把校阅的事用来供君王处理国事。
惭愧自己才能低劣,只能在卿等之中。
银箭(漏刻计时器)的声音传到春天的漏壶里去,(听到滴答声)催促人们及时休息,铜炉中燃烧的香火,熏得烟气细细缭绕,(烟雾)清新如水。
译文:
寄身在南国的官舍,怀念过去的时光。
抬头仰望天空的明月,走过空旷寂静的庭院。
只是把校阅的事用来供君王处理国事。
惭愧自己才能低劣,只能在卿等之中。
银箭(漏刻计时器)的声音传到春天的漏壶里去,(听到滴答声)催促人们及时休息,铜炉中燃烧的香火,熏得烟气细细缭绕,(烟雾)清新如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应制举登第后,被授馆职而作的一首赠别之作。首二句写自己在南国公署中,怀念过去岁月。三、四句写自己只是把校阅的事来应付朝廷公事。五、六句写自己愧于才智低劣,只能在朝廷诸卿当中混日子,没有建树。七八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勤勉,但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最后两句抒发感慨,说自己虽然努力了七年,但仍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