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何堂堂,去我忽若失。
试以古稀言,来日少去日。

【注释】遣兴:抒发感慨,排遣忧愁的诗篇。堂堂:高大挺拔的样子。古稀:七十岁。来日:明天。少:少时。

【赏析】《遣兴十首》是杜甫晚年的一组七言绝句组诗。诗中抒发了诗人对青春逝去、年华老去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表现了作者在困顿之中仍不忘忧国忧民情怀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他晚年生活贫困潦倒的境遇。

第一首:“青春何堂堂,去我忽若失。试以古稀言,来日少去日。”

【注释】堂堂:高大挺拔的样子。去我忽若失: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失去了青春。来日:明天。少:少时。

【赏析】“青春”即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里用以比喻自己的青春岁月;“去我忽若失”意为青春逝去如流水般迅速,令人措手不及,形象地表达了作者面对人生大限时的无奈和悲伤之情。

第二首:“试以古稀言,来日少去日。今人不见古,异代亦同致。”

【注释】古稀:七十岁。今人不见古:现在的人看不到古代的繁华景象。异代:不同的年代。亦同致:同样会遭受挫折或不幸。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诗人通过古稀之年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人的一生都难免遭遇挫折和不幸。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同时,也要关注历史的发展和未来的变化,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宝贵的财富和经验。

第三首:“春光虽可爱,秋月更清圆。不有花兼竹,幽人焉肯繁。”

【注释】春光:春天的阳光。秋月:秋天的月亮。幽人:隐居者。焉肯繁:哪里肯多作呢?

【赏析】“春光虽可爱”指的是春天的景色虽然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好也会渐渐消失。而“秋月更清圆”则表示秋天的月亮更加明亮圆润,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两个对比鲜明的意象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主题——无论是春光还是秋月,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唯有内心的追求和境界才是永恒不变的。

第四首:“吾辈无高才,虚驰道傍辙。幸逢圣明主,敢补万里缺。”“吾辈”:指诗人自己及其同僚。虚驰:虚度光阴,白白奔驰。道傍辙:路边的车辙,比喻人生的路。圣明主:英明的君主。万里缺:国家急需的人才。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政治局势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认为自己没有高才,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是虚度光阴地奔驰于人生的路上。然而幸运的是,他遇到了英明的君主,得以弥补国家急需的人才之缺。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首:“吾生未百年,其能几何已。早觉来天地,犹能作霖雨。”【注释】吾生:我的生命。未百年:不到一百岁。其能几何:它的才能有多少?已:停止。早觉:早早察觉。天地:指自然界。作霖雨:像雨水一样滋润万物。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间流逝的感叹。诗人认为自己活不到一百年,那么他的才能又能有多少呢?然而即使如此,他仍然能够早早察觉并影响周围的环境,就像雨水一样滋润着万物生长。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诗人的崇高品质。

第六首:“吾衰竟谁陈,老病寄余论。”【注释】衰:衰老。竟:最终。陈:陈述。老病:指年迈体弱的疾病。寄余论:寄托在我的文章中表达出来。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衰老和疾病状态的无奈和感慨。诗人觉得自己已经衰老到无法再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地步,只能将余生寄托在文字中表达出来。这种情感真实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第七首:“诸公衮衮登台辅,广张师友声势。”【注释】诸公:诸位公卿大臣们。衮衮:众多貌。台辅:朝廷重臣辅佐帝王。声势:声望和势力。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当时朝中许多大臣纷纷入朝为官的情景,他们广结师友,声名远扬。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以及对正直官员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失落感。

第八首:

【注释】此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是四字短句,结构严谨,韵律和谐。

第九首:

【注释】此诗共五句,每一句都是四个字,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第十首:

【注释】此诗共有四句,每一句都是四个字,形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