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闲聊复作闲人,竹杖芒鞋趁早春。
林下水边时纵步,绝胜都市踏红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仔细判断正误,然后作答。
理解诗意是基础。“乘闲聊复作闲人,竹杖芒鞋趁早春。”意思是:趁着闲暇的时光又变成了一个闲散的人,拄着竹棍、穿着草鞋去欣赏春天的美;“林下水边时纵步,绝胜都市踏红尘。”意思是:在树林中的小路上随意地散步,比在闹市中漫步还要好得多。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把握意象特征和情感是关键。“竹杖芒鞋趁早春”,诗人在闲情逸致中与友人一同行走在林荫道上,感受自然之美。“林下水边时纵步”写出了诗人在水边的漫步之乐,“绝胜都市踏红尘。”写都市的喧嚣,突出了乡村的宁静美好,突出表现了诗人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
结合注释作答。“林下水边时纵步”中“时”字,表明作者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随口而出的。
【答案】
①乘闲聊复作闲人,竹杖芒鞋趁早春。(乘闲、竹杖、芒鞋、早春)
②林下水边时纵步,绝胜都市踏红尘。(林下、水边、红尘)
③闲人野趣任逍遥。(闲人、野趣)
译文:
趁着闲暇的功夫,我又成为了一个闲散的人,拄着竹棍、穿着草鞋去欣赏春天的美。在树林中的小路上随意地散步,比在闹市中漫步还要好得多。
赏析:
首联点明时间,以闲适的心情来描写自己的行动。诗一开头就点明时间是早春,这是出游的良机,诗人正好借此机会,与友人一起游赏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诗人用“乘闲”二字,既表明自己没有外出做官的负担,也表明诗人心情轻松自在。而“闲人”一词,更表明诗人此时已完全摆脱尘世烦扰,成为真正的山野隐士。“竹杖芒鞋”,形象生动,写出了行者的形象。“趁早春”三字,不仅点出时间,也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颔联承接上句,从视觉角度写景,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走在林间小道上,时而驻足欣赏周围美景;时而放声吟咏,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快乐。这里的“时纵步”“绝胜”等字眼,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悠然自得生活的无限向往。
颈联则通过比较,进一步突出了山林之美。诗人将城市喧闹与山林宁静进行对比,强调了后者的优点。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更是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涯的厌倦。
尾联再次回到现实。诗人以“闲人野趣任逍遥”一句收束全诗,表达了他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一结尾既与开头呼应,又给全诗增添了几分豪迈和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