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一何恶,一岭复一溪。
初言舟行苦,陆走更险巇。
晨发千龙寨,豗隤马行迟。
偪侧欲无路,草深与人齐。
依稀见村落,竹屋多倾欹。
野人惊使节,骇走如鹿麋。
阳春遍海宇,穷谷犹有遗。
诹询苦不悉,向风长嗟咨。

【译文】

山间的小路上十分难走,一座又一座的山峰和一条又一条的溪流。

刚刚说舟行艰难,陆上行走更危险。

早晨离开千龙寨,马儿走得很慢。

狭窄的地方连个路也没有,草长得很高和人身一样高。

隐约可以见到村落,竹屋大多已经倾倒倾斜。

野人们惊讶使者的到来,惊恐逃跑像鹿或麋。

阳春三月普天之下,穷谷深山还有未开垦的。

对此事询问得不详细,面对东风长声叹息。

【注释】

  1. 千龙寨:山名。
  2. 一何恶:多么险峻、多么凶恶。恶,险恶。
  3. 岭复一溪:一座又一座的山,又一道又一道的溪水。指山路崎岖曲折。
  4. 初言:开始时说。
  5. 陆:在陆地上。行:行走。苦:辛苦。
  6. 豗隤(huītuí):绊阻、阻塞。
  7. 逼侧欲无路:狭窄的地方,连条路也没有。逼侧,狭促。
  8. 草深与人齐:草丛很深,甚至与人的身高相等。
  9. 竹屋多倾欹(qī):许多的竹子房子都倒塌倾斜。
  10. 野人:指山里的人。惊使节:惊慌地迎接出使的人。使节,出使的人、使者。
  11. 骇走如鹿麋(mi):惊恐逃走像鹿、像麋鹿那样。骇,惊吓。
  12. 阳春:这里指春天,泛指美好的时光。遍海宇:遍及四海。
  13. 穷谷:偏远的山谷、深谷。犹有遗:仍然保留着。
  14. 诹询(suōshēn):询问,咨询。悉:详尽。
  15. 向风:面向北风,即迎风。长嗟咨(jiū):长声叹息。咨,叹词,表示遗憾、惋惜等情绪。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绝,作于唐贞观年间,当时王昌龄任江宁县丞,奉旨到江南视察水利。他经过千龙寨后写的这首诗。
    首句“山径一何恶”,点出了此行的艰险。次句“一岭复一溪”,进一步描绘了千龙寨的险峻。第三句写陆行之苦:“初言舟行苦,陆走更险巇”,既写出了千龙寨的地势之险要,也表达了诗人的旅途艰险。第四句“晨发千龙寨,豗隤马行迟”,描写了出发的情景和路途中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急于赴任的心情。第五、六两句写山间小道之险:“偪侧欲无路,草深与人齐。”诗人由远及近,以“草木”来烘托道路之难行,形象地刻画了千龙寨一带山高林密、荆棘丛生的特点。最后两句写山中景色和山民的遭遇:“依稀见村落,竹屋多倾欹。”这四句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渲染了一种荒凉、凄清的氛围;而“野人惊使节,骇走如鹿麋”,更是将千龙寨一带荒凉、偏僻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仿佛看到了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落,以及村民们惊恐、惶恐的神情。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夸张,却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感受。同时,诗中所描绘出的千龙寨的山水风光和山民的生活状况,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