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绀宇逼青霄,缥缈如逢绛节朝。
桂扑岩头云欲瞑,松横风籁鹤相招。
葛坛钓石亭今古,犀锁猿环事寂寥。
笑逐风尘华发改,可能无意问渔樵。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诗歌内容,从手法、结构、情感等角度作答。
题干要求“赏析”,首先指出赏析的要点:手法、内容、感情等,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题干要求赏析“飞来绀宇逼青霄,缥缈如逢绛节朝。”这两句中“绀宇”“绛节”都是佛家语,这里指佛寺。诗人用佛教用语入诗,既写出了飞来寺建筑之宏伟,又表现出诗人对佛家思想的仰慕之情。颔联写寺景:“桂扑岩头云欲瞑,松横风籁鹤相招。”意思是说,寺前有桂树,树冠犹如巨大的伞盖,遮住了天幕,使云彩也快要合拢了。寺旁有松树,枝叶苍劲如龙蛇盘绕,风吹过松林,发出阵阵响声。此时寺中僧人正在招唤白鹤。尾联写寺中僧人的生活:“葛坛钓石亭今古,犀锁猿环事寂寥。”意思是说,寺院中的僧人们,有的在葛坛上钓鱼,有的在石栏杆边打盹,还有的在石亭子里静坐。他们过着清静闲适的日子。颈联中“葛坛”“钓石”为佛家的用语,“今古”“寂寥”则表现了僧人生活之恬淡。此联以写景为主,写寺中僧人的生活之恬淡,与首两句形成对照。尾联是写寺中僧人的寂寞,与颔联形成对比。尾联以写景为主,表现了寺庙的宁静与幽深。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飞来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向往佛教出世思想的情感。
【答案】
①这首诗描写佛寺环境及僧侣的生活。
②首联写佛寺建筑之雄伟,用“绀宇”“绛节”写其建筑之宏伟。
③颔联写佛寺周围景色。“桂扑岩头”写桂树之茂盛,“云欲瞑”写云雾之迷蒙。“风籁鹤相招”写寺中和尚在招唤野鹤,表现了佛寺的幽深。
④颈联写佛寺中僧人的生活,“葛坛钓石”写僧人在葛坛上打坐,“犀锁猿环”写僧人用犀牛角做的锁链和猴子玩耍的游戏,表现了他们的清静闲适。
⑤尾联写寺院中的僧人的生活之恬淡。“葛坛钓石”写葛坛上打坐,“今古”写时间久远,“寂寥”写僧人生活之安静。
译文:
飞来的佛寺建在高高的山峰之上,它直插云霄,好像一个神仙的住所。远远望去就像看到一队红衣使者(绛节),正迎着朝阳而来。
桂花树的枝叶茂密地覆盖在岩石上,仿佛要遮住满天的星斗,天色渐渐暗下来。山风呼啸,树林里传出了各种鸟兽的声音。那葛坛上的石亭子依然存在,而那些用犀牛角做成的锁环和猴子玩耍的玩意儿早已不复存在了。
如今我在这佛寺中已经度过了很多年,头发都已经变白了。然而我现在却无心去问渔人、樵夫们的事。现在我只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