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落阴满苍苔,四面轩窗向水开。
何限晚凉消不得,隔溪分看待人来。
第一首
长松倒荫满苍苔,四面轩窗向水开。
何限晚凉消不得,隔溪分送看山来。
注释:长松倒下的树阴覆盖了满是苍苔的小石径。四周的窗户敞开着向着江水。这是多么清凉的晚风啊!我无法消解这无尽的凉爽,只好隔着溪水去欣赏那山上的风景。
赏析:此诗是一首写景小品。全诗描绘的是一幅深秋的山居图,表现了作者在山中静观自然、领略山水之趣的闲情逸致。
首句“长松倒荫满苍苔”,用笔轻灵飘逸,以一“倒”字点明松树生长方向,形象地写出了松树高大挺拔的姿态,同时松影也仿佛为石径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石径和青苔上落日余晖的光影,而是从侧面着笔,通过松影和苍苔这两个细节,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幽深曲折的石阶。“四面轩窗向水开”,则又进一步将视角引向石壁,只见石壁上有四个窗口,它们四角相对,都对着江流。这样,整个画面便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颔联“何限晚凉消不得,隔溪分送到山来”,承上启下,既照应了上句中的“向水开”、“倒荫满苍苔”,又引出了下文中的“看山来”。诗人在这里似乎想表达一种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然而,这种境界对于他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因此,“消不得”三字,就流露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第二首
长松倒荫满苍苔,四面轩窗向水开。
何处晚凉消不得?隔溪分送给人来。
注释:长松的树荫倒映在苍翠的苔藓上,四周的窗户都朝向江面。这样的风景让人如何消受呢?只有隔着溪水远远地欣赏那些美丽的景色,才能暂时忘却自己。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全诗通过对山居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前两句“长松倒荫满苍苔,四面轩窗向水开”,生动地再现了诗人所见的景色。诗人站在山中,仰望天空,只见一片碧绿的松林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上,如同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而周围的窗户则敞开着,向着江水敞开着心扉,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后两句“何处晚凉消不得?隔溪分送给人来”,则是诗人的抒情之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却感到无法消解内心的烦恼,只能默默地注视着远方。而当他看到溪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时,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朋友,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的这份情感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美好。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悠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