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移家欲往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
江上乌帽谁涉水,岩际白衣人采松。
古句摩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诗句释义:
- 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 描述匡庐山的高峻和山上的云雾缭绕。
- 移家欲往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 - 想要搬来住进风景如画的屏风山,并骑着驴子去观赏香炉峰。
- 江上乌帽谁涉水,岩际白衣人采松。 - 江面上有戴着黑色帽子的人涉水而行,而岩间有一位穿着白衣的人在采集松树的松子。
- 古句摩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 古时的诗句被刻在岩石上,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不清,最终只留下修饰容颜的痕迹。
译文:
攀登庐山,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
我打算搬家到美丽的屏风山,那里有如诗如画的风景。
我骑着驴子去看那著名的香炉峰,那里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江上有位戴黑帽的人在行走,岩间有位白衣人在采集松籽。
古时候的诗作被刻写在岩石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已经模糊不清了。
现在人们只能通过研习这些诗句来美化自己的面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从“匡庐山高高几重”,我们能感受到诗人被庐山的壮观所震撼,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追求。接下来的句子中,“移家欲往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描绘了作者计划搬至美景如画的屏风山,以及欣赏香炉峰的美景。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居住环境的精心选择和对美好景色的追求。
“江上乌帽谁涉水,岩际白衣人采松”两句,描述了江上的行人和岩间的采松者,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古句摩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一句表达了对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的珍视,以及现代人在追求美丽容颜时,可能忽视了文化的深度和历史的积淀。这既是一种警示,也是对现代人的一种呼吁,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应忽略精神文化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