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于今定几年。
苔藓作毛因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
从来不食溪边草,自古难耕陇上田。
恨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

诗句: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于今定几年。

译文:怪石高耸入云端,历经风雨仍屹立不倒,不知它还要存在多久。

注释:嵯峨——形容怪石高耸入云的样子。怪石——指形状奇特的石头。倚云间——位于云端之上。抛掷——比喻历经岁月的考验。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怪石的高耸入云以及其经历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景象,生动地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人以石头为载体,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之间的哲理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诗句:苔藓作毛因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

译文:苔藓在石头上生长,就像头发一样茂盛,藤萝缠绕着石头,随着风的节奏舞动。

注释:作毛——生长的样子。因雨长——因为雨水的滋润而茂盛。穿鼻——形容藤萝缠绕的样子。任风牵——任由风吹拂。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苔藓和藤萝的生长状态,展现了大自然中生命的顽强和生生不息。诗人通过对苔藓生长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坚韧;而藤萝的缠绕则赋予了石头更多的生命力和动态美,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诗句:从来不食溪边草,自古难耕陇上田。

译文:这种石头从未吃过溪边的草,自古以来也很难被耕作在田里。

注释:从来不食——从未吃过。溪边草——指溪边的植物。古难耕——自古以来难以被耕种的土地。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尊重以及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反思。诗人通过对石头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引发了对传统农业生活方式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石头的描述,引发了对于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深层次思考。

诗句:恨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

译文:可惜那些牧童,他们的鞭子抽打不动这怪石,只能听到那悠扬的笛声在夕阳下飘荡。

注释:恨杀——表示遗憾和惋惜之情。牧童——指放牧的小孩或青年。鞭不起——鞭子抽打不动的意思。

赏析:此句通过牧童无法驱赶怪石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牧童无法驱赶怪石,只能欣赏和聆听,体现了人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紧张问题的担忧,呼吁人们要珍视自然、保护环境。

这首诗通过描绘怪石的形态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对牧童无法改变怪石命运的描述,引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呼吁人们要珍惜自然、尊重生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