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霜根映涧虚,五缘茅屋野人居。
尘埃不到市朝远,琴趣年来只自知。
【注释】:
题画十首:是杜甫晚年在四川成都草堂作的一组诗,共十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二首。
霜根:竹根经霜后颜色更加白净。
市朝远:指远离了尘杂喧嚣的都市。
琴趣:即“琴趣自得”,意谓琴音之妙趣自然自现,不必刻意追求。
赏析:
此诗前两联写竹,竹为诗人最喜爱之物,故以竹起兴。诗人以竹为喻,表达了自己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后两联则写人,诗人借题咏竹,抒写自己的隐逸生活。
首联两句,先以“十丈”点出竹子的高长,再用“映涧虚”写出其高耸入云,挺拔苍劲,凌空出世的姿态。“五缘茅屋”句写居处环境:四周没有高大的树木遮蔽,只有几间矮小的茅屋。这两句既描写了竹和茅屋的自然景色,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向往之情。
颔联两句,写竹与人的交往。“尘埃不到市朝远”,意谓远离了尘杂喧嚣的都市。“琴趣年来只自知”,意谓琴音之妙趣自然自现,不必刻意追求。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闲适情趣。
以“琴趣”收结全诗,表达自己隐逸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