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瓢不厌久沉伦,投着虚怀好主人。
榻上氍毹黄叶满,清风日日坐阳春。
此君少与契忘形,何独相延厌客星。
苔满西阶人迹断,百年相对眼青青。
这首诗出自《酬李十二舍人见赠》,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箪瓢不厌久沉伦: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追求。箪(dān)和瓢是古代用来盛食的器具,这里指的是日常生活所需。”久沉伦”意味着这种生活已经持续了很久。
- 投着虚怀好主人:这里的“投着虚怀”是指敞开胸怀接受他人。”好主人”则是指那些能够接纳和理解他的人。
- 榻上氍毹黄叶满:描述了诗人在榻上的所见所感。氍毹(qúshū)是一种地毯,黄叶满则是形容地毯上铺满了黄色的落叶。
- 清风日日坐阳春: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榻上享受清风的情景,阳光明媚如同春天般温暖。”阳春”是春天的代名词,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
- 此君少与契忘形:这里的“此君”可能是指那位喜欢接纳他的朋友或者领导。”契”是指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忘形”则是指彼此之间的情感超越了外在形式的限制。
- 何独相延厌客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感慨,即为什么只有这个人能够与他保持深厚的友谊,而其他人都像星星一样只是来过客。
- 苔满西阶人迹断:这句诗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苔藓覆盖了西侧的门阶,表明这个地方很久没有人来访。”人迹断”则暗示了曾经有人居住的痕迹已经消失。
- 百年相对眼青青: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知己的怀念之情,他们可以一生相对无言,眼中却依然清澈如初。”青”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青春或者永恒。
这首诗通过对简朴生活的描绘、对自己好友的深情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