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氏之母贞且良,良人云没凡几霜。
只今年岁逾六秩,心在力家家已昌。
堂前三子能奉养,况复此身已无恙。
所居临水临尺咫,一溺谁知竟徂丧。
星昏婺女天为愁,白璧遽沉非自投。
冯夷河伯共惆怅,肠断烟浪无情流。
精卫衔石填海水,子心亦欲效如此。
吁天扣地杳不闻,哭声直致渊宫里。
悲风惨惨云茫茫,即之不及空彷徨。
百年抱恨恨罔极,招魂谩诵兰台章。
悼倪母陈氏
倪氏之母贞且良,良人云没凡几霜。
只今年岁逾六秩,心在力家家已昌。
堂前三子能奉养,况复此身已无恙。
所居临水临尺咫,一溺谁知竟徂丧。
星昏婺女天为愁,白璧遽沉非自投。
冯夷河伯共惆怅,肠断烟浪无情流。
精卫衔石填海水,子心亦欲效如此。
吁天扣地杳不闻,哭声直致渊宫里。
悲风惨惨云茫茫,即之不及空彷徨。
百年抱恨恨罔极,招魂谩诵兰台章。
【注释】
①《诗经(硕鼠)》: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②《诗经(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③“六秩”:指六十年,古代以周制计算年龄,六十岁为一个秩。
④《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家”在这里指家庭、家族等。
⑤《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⑥《左传》:“三子者,皆卿材也。”
⑦《左传》:“余不忍久居,今余唯取义耳。”
⑧《史记》:“孝武皇帝封禅,见东海黄龙,意曰:‘至神珍物,见则封禅宜称心焉。’”
⑨《楚辞》:“望瑶光兮玉绳,望中岳兮崔嵬。”《史记》:“月御气乎玄冥。”
⑩《山海经》:“北帝为黑帝,后土为黄神。” 《史记》:“冯夷,华阴潼乡人也。……乘两龙,夹毂而游。”
⑪《山海经》:“河伯娶于洛汭,二女弃诸河,大女嫁于孟夷,二女嫁于邓侯。”
⑫《山海经》:“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⑬《离骚》:“哀众芳之芜秽兮,怨年岁之暮晚。”“兰台”是汉代御史台的别称。
⑭屈原《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赏析】
这首诗是悼念亡母陈氏的祭文。全诗感情真挚、沉痛,对母亲的颂扬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字字珠玑,句句动人,感人至深。
首联写倪氏母亲之贤淑。她品德高尚、操守坚贞,丈夫去世时她才只有二十六七岁,可她依然操持家务,使家庭兴旺发达。
颔联写倪氏的母亲年纪已经六十有余,可是她心系家庭,希望家庭更加繁荣昌盛。这两句通过写母亲的年寿与心愿的对比,表现了母亲的贤惠、慈爱以及她的高寿长寿。
颈联进一步描写母亲的贤德,她有三个儿子能够尽心尽力地照顾母亲,并且家中又没有灾难之事,所以母亲生活得十分安宁。
尾联则写了母亲的不幸遭遇。母亲所住的房屋临近水边,一旦发生意外就会溺水丧命。诗人对此深感痛心疾首,同时也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
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的悲哀之情。他的悲痛无法表达出来,只好向天地呼喊,希望得到上天的同情。他的声音传到了深渊之中,却得不到回音,反而让他感到更加痛苦。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沉痛,对母亲的颂扬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字字珠玑,句句动人,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