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山河非典午,为米折腰何独苦。
便从彭泽赋归来,买得兰舟到江浒。
家中长物虽长在,黄菊可携松可抚。
五株杨柳万条烟,依旧清阴上门户。
逍遥九日坐篱下,那得香醪具尊俎。
故人忽使白衣送,不畏山村暮冲虎。
今宵倾倒期尽醉,己觉故乡皆乐土。
丹青写入图画中,峻节高风照千古。
陶渊明归去图
满目山河非典午,为米折腰何独苦。
便从彭泽赋归来,买得兰舟到江浒。
家中长物虽长在,黄菊可携松可抚。
五株杨柳万条烟,依旧清阴上门户。
逍遥九日坐篱下,那得香醪具尊俎。
故人忽使白衣送,不畏山村暮冲虎。
今宵倾倒期尽醉,己觉故乡皆乐土。
丹青写入图画中,峻节高风照千古。
【译文】
放眼望去,眼前的江山景色并非魏晋时期的风光,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屈膝求全,真是痛苦。
于是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隐,驾着小船回到家乡彭泽县,买了一艘小艇在湖边划行。
虽然家中的财物依然存在,但自己却无心去打理。秋天到了,菊花开放了,柳树绿荫如烟,依然可以抚慰心灵。
悠闲自在地度过重阳节,坐在篱笆下,哪管得了酒糟和酒肉之类的东西呢。
突然收到一位老友的来信并亲自送来食物,他不怕山中的猛兽,让我感到十分惊讶。
今夜我要尽情畅饮至醉方休,我只觉得自己的家才是乐土,哪里比得上外面的地方。
将我的一生写成了一幅画,它展示了我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风貌,照耀千秋万代。
【注释】
- 陶渊明:即东晋著名诗人陶潜(365-427)。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 归去:指辞官归隐。
- 非典午:典午,指南朝宋武帝刘裕建元元年(409年)。典午,是南朝刘宋的年号。典午,即刘宋建元元年,因“典”和“旦”音近,故以“典午”为南朝宋的年号。
- 为米折腰:意谓为生活所迫而低头弯腰。这里指官场生活。
- 彭泽: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南。
- 买得兰舟:得到一只小船,用以载酒载诗。
- 家中长物:指家里的旧物。长物,指多余的物品或物件。
- 黄菊可携松可抚:黄菊,黄色的菊花。松,指松柏。
- 五株杨柳万条烟:指门前有五棵柳树和万条杨柳。
- 清阴:清凉的影子。门户:家门。
- 逍遥九日:闲适自在地度过重阳节。
- 那得香醪:哪有美酒?香醪,指醇厚的酒。
- 尊俎:古代饮酒时所用的器具。这里泛指酒食。
- 故人:老朋友。
- 白衣送:穿白衣来送信的人。
- 畏:怕,畏惧。
- 期尽醉:希望一直喝个痛快。期,希望。
- 丹青:绘画用的颜料,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书画作品。这里指画卷、画像。
- 峻节高风:形容人的品格刚直不阿,气节高尚。
- 乐土:理想的安乐之地。
- 丹青:绘画用的颜料,借指美好的书画作品。这里指画卷、画像。
- 峻节高风:形容人的品格刚直不阿,气节高尚。
赏析:
此诗写归隐田园后的惬意之情。开篇四句写退居田园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不满;中间八句写归隐田园后的种种乐趣;后六句写友人送别,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悠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超脱,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