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胆气一雄壮,手拔长剑享穹苍。
虹光直贯牛斗畔,魍魉魑魅俱潜藏。
方今天下正太平,讴歌击壤如虞唐。
人生何幸遇斯世,千载一日无低昂。
织鸟东西时易迈,一百五日来青阳。
姑苏台下拟相候,倾倒珠玉开锦囊。
纪行几首句清健,声调不减刘文房。
【注】清逸斋为卞秀深题:
卞秀深是宋代诗人,他的《清逸斋记》中说“余少好诗,自谓有得于天”。他的诗作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
卞文房(1126-1185)字商卿,号芸阁居士,北宋末年著名诗人,与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
【注释】平生胆气一雄壮:一生的志向和气概十分雄壮。
手拔长剑享穹苍:手执宝剑高歌,畅饮天地。
虹光直贯牛斗畔:虹光直冲到天上的牛星与斗宿之间。
魍魉魑魅俱潜藏:鬼魅妖精都隐藏起来。
方今天下正太平:现在全国安定繁荣。
讴歌击壤如虞唐:歌颂和平盛世,像古代虞舜时代那样。
人生何幸遇斯世:人能有幸生活在这样美好的年代。
织鸟东西时易迈:织女织布,东西迁徙容易。
一百五日来青阳:织女的织布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七日,也就是七夕节。
姑苏台下拟相候:我在这里等候你。
倾倒珠玉开锦囊:把珍珠玉石拿出来,比喻拿出自己的心来。
纪行几首句清健,声调不减刘文房:这几首诗写得清新爽朗而富有力度,声音的抑扬顿挫,不亚于宋代大家刘克庄。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卞秀深为卞文房所题的一首诗,全诗用典贴切,意境深远。诗的前两句写卞文房少年时的豪迈气概,后两句抒发他对于天下太平的赞美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和平繁荣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平生胆气一雄壮”写出了卞文房年轻时豪放不羁的性格。第二句“手拔长剑享穹苍”,描绘了卞文房挥剑高歌的景象,表达了他胸怀壮志、意气风发的情怀。第三句“虹光直贯牛斗畔”,描绘了虹光直冲云霄的壮丽景色,象征着卞文房的抱负和志向。第四句“魍魉魑魅俱潜藏”,意味着卞文房的正义力量已经震慑住那些邪恶势力,使他们不敢再出现。第五句“方今天下正太平”,则进一步肯定了卞文房为国家和平做出的贡献。第六句“讴歌击壤如虞唐”,则是对卞文房所处时代的赞美,认为人们能够像虞舜、唐尧时期那样安居乐业。第七句“人生何幸遇斯世”,表达了卞文房对这种和平繁荣生活的珍惜之情。第八句“织鸟东西时易迈”,描绘了织女织布的情景,暗示着卞文房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第九句“一百五日来青阳”,则是对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描述,也暗指卞文房与家人团聚的时刻。第十句“姑苏台下拟相侯”,表达了卞文房期待与卞秀深相会的心情。第十一句“倾倒珠玉开锦囊”,则形容卞文房慷慨解囊、助人为乐的精神风貌。最后一句“纪行几首句清健,声调不减刘文房”,则是对卞文房诗歌才华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声音抑扬顿挫,犹如刘克庄一般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