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江上行,荣赍盛典俨天颜。
礼迎耆硕鳌台表,声重誉髦太学间。
有美衣冠瞻洛社,无瑕璧玉耀商山。
日来华宴趋跄处,宾主东南见二难。
注释:
- 正月十三江上行:正月,农历正月初。江行,乘船沿江河行进。
- 荣赍盛典俨天颜:携带着尊贵的礼物,庄严地迎接皇帝。荣赍,指携带贵重物品。盛典,盛大的典礼。俨,庄重、严肃的样子。天颜,帝王的面孔或面容。
- 礼迎耆硕鳌台表:按照礼仪迎接年长有才能的人。耆硕,年纪大且有才能的人。鳌台,比喻高峻、巍峨的山峰,这里借指地位崇高的人。表,仪表,风范。
- 声重誉髦太学间:名声显赫,在太学(古代学校)中享有盛誉。
- 有美衣冠瞻洛社:穿着华丽的衣服,向洛社致敬。洛社,洛阳地区的一个著名社团,这里借指朝廷。
- 无瑕璧玉耀商山:像没有瑕疵的玉璧和玉石一样,光彩照人,照耀商山。商山,山名,位于陕西商县。
- 日来华宴趋跄处:近来参加盛大的宴会,举止轻盈而矫健。趋跄,形容步态轻盈。
- 宾主东南见二难:作为东道主,与客人分别站在东南方向,各自面临困难。二难,指双方面临的难题或挑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诗,表达了对王君日斋被召见乡饮的喜悦之情。全诗通过对王君日斋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王君日斋才德的敬仰之情。首联描绘了王君日斋被召见时的情景,表现出其庄重、威严的气质。颔联则赞颂王君日斋年高德劭,才华横溢,在太学中声誉卓著。颈联以洛社和商山为喻,赞美王君日斋风度翩翩,才华出众。尾联则以宾客身份分别站于东边和西边的画面,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与王君日斋分别时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