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明孤性,相招已白云。
千峰收晓眺,万壑动秋氛。
气势遥相长,精光近若群。
龙湖天意笃,灵岳自氤氲。

【注释】

出郭明:从城外到郊外。孤性:孤高的性格。相招:相互邀请。已:已经。白云:指天空中飘浮的白云。晓眺:早晨眺望。秋氛:秋天的寒气。精光:明亮的光辉。龙湖:即庐山,位于今江西星子县西。天意:上天的旨意。氤氲:云雾弥漫的样子。

【译文】

走出城郊来到野外,我独自登上高处观赏四周美景。

千峰万壑在旭日初升时显得十分秀美,秋风吹过群山起伏的山峦之间。

远处的山峰似乎在互相呼应、互相辉映,近处的树木则好像众多树木聚集在一起。

龙潭水清波荡漾,犹如一片汪洋大海;庐山云雾缭绕,好似仙境一般迷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风光的诗。诗人以写景为题,通过描绘庐山的晨光和秋色,表现了庐山的壮丽和秀美,抒发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颂之情。

首句“出郭明孤性”,意思是走出城外,站在高处观赏四周景色。“孤”字写出了诗人独自面对美景的感受,突出了自己独立的个性。第二句“相招已白云”,意为邀请他的人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这句诗表明诗人已经做好了迎接客人的准备,表达了他的热情好客之情。

第三句“千峰收晓眺,万壑动秋氛”,描绘了庐山在清晨时分的美丽景色。诗人用“千峰”、“万壑”等词来形容山势连绵起伏,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同时,他还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山中的云彩比作流动的水,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第四句“气势遥相长,精光近若群”,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雄伟气势。“远”与“近”相对应,表现了山的高大与树木的密集。“相长”与“若群”相对应,表现出山与树之间的和谐之美。

第五句“龙湖天意笃,灵岳自氤氲”,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里的“龙湖”指的是庐山南面的龙潭,而“灵岳”则是指庐山本身。诗人将庐山比作一位高贵的女神,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神圣的力量。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