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臣思国计,望屋急军前。
多取难因岁,三征不问田。
为都皆可去,署考孰能先。
勉语沟中瘠,扶疮向朴鞭。

【注释】

国计:国家经济财政。

农臣:农业官员。思:思念,考虑。

望屋急军前:盼望战事早日结束。

多取难因岁:指战争消耗了国家财富,百姓生活困苦。

三征不问田:三次征兵,农民没有时间耕种田地。

为都皆可去:在京城任职都可以离开,不必留在边疆。

署考孰能先:考试合格就可以先回去。

勉语沟中瘠:勉励那些贫苦的百姓。

扶疮向朴鞭:扶起受伤的士兵用鞭子抽打,以激励士气。

【赏析】

《国计·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写农官之忧国、忧民之情。首联“农臣思国计,望屋急军前”,农官们日夜思念国家的安危,盼望战事早日结束;他们看着战乱中的房屋,心里十分着急,担心战争给百姓造成灾难。颔联“多取难因岁,三征不问田”描绘了战争对国家和百姓的破坏,连年征战使国家财政枯竭,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颈联“为都皆可去,署考孰能先”表达了农官对战争的忧虑,认为只要能够远离战争,回到家乡,就是最大的幸福。尾联“勉语沟中瘠,扶疮向朴鞭”描写了那些贫苦的百姓,他们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但仍坚持努力生活。整首诗表达了农官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