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来幽谷,诛茅获故居。
我怀终惬旧,山意亦留初。
海色林中隐,云光物外舒。
生涯安可说,且复任蘧庐。

壬辰:即万历四十一年,作者避居马鞍山时作。

避地:指避难于马鞍山。

马鞍山:在今江苏省宜兴县西南。

治:治理,这里指筑屋。

一枝:这里比喻自己的抱负或事业。

兹春:这个春天,指隐居后的第一个春天。

闻儆:听到警醒的声音。

复于前址:重新筑于原处。

构:建。

栖感赋:因感怀而作的诗篇。

十律:本篇共十首。

伐木来幽谷,诛茅获故居。

我怀终惬旧,山意亦留初。

注释:砍树来到幽深的山谷,采伐竹子建造起过去的家。我心里一直感到满足,山林的意境也保留着最初的感受。

海色林中隐,云光物外舒。

译文:海水的颜色掩映着树林,云雾的光华舒展到天外。

生涯安可说,且复任蘧庐。

注释:我的一生又怎么可以说出来呢?暂且再像古代的贤人那样住进简陋的草庐吧!

赏析:

这首《避地马鞍山治一枝未就兹春闻儆复于前址構栖感赋十律》是万历四十一年(1613)作者避居马鞍山时的作品。

诗一开始写诗人来到僻静的马鞍山隐居,看到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已经荒芜了,不禁感慨万分;然后写到自己虽然在这里隐居,但是心中依然有一份满足感,因为山中的景色和心境都和以前一样。接下来写到听到一些警醒的声音,表示自己对世事的关注并没有改变。最后写到自己决定在这里继续隐居生活,过着简朴的草庐生活。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