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春十九,去日总堪思。
欲问无穷意,方当未足时。
可怜枝上语,犹向谷中迷。
错认烟风浅,频呼细雨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答题的格式为: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是注释及赏析。

第一联:春未足应有馀春,鸟啼何事。春未到而有余的春天,鸟儿为何要啼叫呢?“春”指春天。“未足”指不到。“有馀”指多余。“啼”,指鸟叫声。“何事”指为什么。诗人以问的形式写对春天的期盼之情和对春天的珍惜之心。

第二联:亦知春十九,去日总堪思。我也知道春天到了十九度,离春天离去的日子总是令我思念。“十九”指春天已过了十九度。“去日”指过去的日子。“总”是总是。“堪思”指值得思念。诗人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写对过去日子的思念之情。

第三联:欲问无穷意,方当未足时。我欲问这无边无际的意思,正应在这春天不足的时候。“无穷”指无边无际。“方当”指正当。“未足”指不足。“意”,指意义。“问”,指提问。“未足时”指春天将尽的时候。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写对春天将尽的惋惜之情。

第四联:怜枝上语,犹向谷中迷。可怜枝头上的鸣叫声,还在谷中迷失了方向。“怜”指怜悯。“语”指鸟语。“向”是朝着。“迷”,指迷路。“谷中”,指山谷里。诗人用比喻的方式写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

第五联:错认烟风浅,频呼细雨吹。错把飘动的烟云看作淡淡的水平线,频频地呼唤那阵阵细雨吹拂。“错认”指错误地认识或理解。“烟风”指烟雾和微风。“浅”指淡薄。“频”是多次。“呼”,动词。“细雨吹”指细雨被风吹拂。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写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

第六联:全诗以景结情,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惋惜之情。

【答案】

【示例】

春未足应有馀(春)春未到而有余的春天(春)鸟儿为何要啼叫(啼)

亦知春十九(春)去日总堪思(日)离春天离去的日子总是令作者思念(思)

欲问无穷意(问)方当未足时(未)作者用设问的方式写对春天将尽的惋惜之情(惜)

怜枝上语(枝)犹向谷中迷(谷)怜鸟语尚在谷中迷失了方向(迷)

错认烟风浅(错)频呼细雨吹(呼、吹)错把飘动的烟云看作淡淡的水平线(浅),频频地呼唤那阵阵细雨吹拂(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