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不辞人,人犹念彼春。
飞花时欲远,啼鸟日相邻。
此物何堪恨,愁心莫漫嗔。
尚留形外影,长与共昏晨。

【注释】

春去:春天离去。人:诗人。飞花:落花。啼鸟:小鸟,也指哀伤的声音。此物:指落花,暗指自己。堪恨:值得怨恨。尚留形:留下形状,影:影子。共昏晨:一起度过清晨。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的诗,是说春去了,不让人挽留;人却仍然想念那逝去的春。“飞花时欲远”句意谓落花飘零时,鸟儿在近旁啼叫。“此物何堪恨”,是说这美好的春光值得人们怀念,但自己却无法留住它,只能徒增惆怅。末句点出自己对春的眷恋之情,希望它不要像落花一样离我而去。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留恋和眷念之情。

这首诗是作者在春天离去时所作。春天是多情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季节,也是诗人最为钟情的季节。因此春天一去,作者就不禁感慨万分。

首句“春去不辞人”,是说春天离开人间而不辞人。这里,“春”是主语,“去”是动词,“不辞人”是状语,“人”是宾语,意思是说春天离开人间,并不拒绝人们。“人犹念彼春”句意谓人虽然离开了春天,但是还是非常思念那个美丽的季节。“人”仍然是主语,“念彼春”是谓语,“犹”是副词,“彼”是代词,“春”是宾语,意思是说虽然人离开了春天,但是还非常思念着那美好的季节。

次句,“飞花时欲远”句意谓飞花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就要远去。这句是承上启下之句,为第三句铺垫。“飞花时欲远”,是说春天到来的时候就要飞花。这里的“飞花”就是“落花”,是春天的象征。“人犹念彼春”句中的“彼”字,就是指“落花”。

三、四句,“啼鸟日相邻”句意谓啼鸟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就在近旁。“日相邻”是说春天来临的时候,鸟儿就在我们身边。“此物何堪恨”,“物”是指春天。“堪恨”是说可惜,值得怨恨。这里的“此物”就是指春天,也就是“落花”。“此物何堪恨”,是说落花是多么令人惋惜啊!这一句是承上启下之句,为第五句铺垫。

五、六两句,“此物何堪恨”句意谓这个美好的东西是多么值得人们怀念啊!“愁心莫漫嗔”句意谓不要因为一点小小的不快而生气。这里的“愁心”是指忧愁的心情,也就是自己的心境。“漫嗔”就是随意地发火。这句是承上启下之句,为第七句铺垫。

七、八句,“尚留形外影”,“形”是指身体,“影”是指影子,“尚留形外影”,是说虽然春天已经离去,但是它的身影还在我们的身体之外留下影子,也就是说它还留在我们的心中。“长与共昏晨”,是说它还要和我们一起渡过整个清晨的时间。“与”是连词,“共”是共同的意思,“昏晨”是指早晨。这句话是承上启下之句,为最后两句铺垫。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离去后,人们依然怀念着春天的情景。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