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眼际照江津,兰浴天中净客身。
白水蟠龙空在望,彩符艾虎不须陈。
五丝自续他乡命,万里谁怜于役人。
卮酒临风招屈子,孤舟吊古倍伤神。

金陵舟次五月五日

榴花眼际照江津,兰浴天中净客身。

白水蟠龙空在望,彩符艾虎不须陈。

五丝自续他乡命,万里谁怜于役人。

卮酒临风招屈子,孤舟吊古倍伤神。

【注释】

①金陵:即今南京。②五月五日:端午节。③眼际:眼前。④天中:天空中央。⑤白水:指长江,江中有白色泡沫。⑥蟠龙:大浪。⑦彩符:古代用彩色纸条做成的符咒。⑧艾虎:一种用草药编织成的小兽,端午节时用来避邪。⑨他乡:异乡。⑩五丝:端午节时人们剪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衣服上,希望他们能平安健康长大。⑪屈子: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因遭排挤而投江自杀。⑫觞:酒杯。⑬郢:古地名,位于长江中游一带。⑭汨罗:屈原沉入汨罗江的地方。⑮吊古:凭吊古迹、历史遗迹。⑯倍:更加。⑰伤神:伤感悲痛。

赏析:

此诗写端午时节作者乘船经过长江,遥望对岸的山峦和江中的波涛,想到自己远离故乡,在外漂泊,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榴花眼际照江津,兰浴天中净客身”,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江边盛开的石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香气扑鼻。江面上飘来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同时,诗人也感受到了江水的清新和凉爽,仿佛被洗涤过一般。

颔联“白水蟠龙空在望,彩符艾虎不须陈”,表达了诗人对于端午节习俗的理解和感受。这里的“白水”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江水,象征着纯净和清明。“蟠龙”则是形容江面上的波浪翻滚,如一条巨龙在翻滚咆哮。而“艾虎”则是指悬挂在门上的艾草制成的老虎形状的装饰物,寓意驱邪避凶、保佑平安。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颈联“五丝自续他乡命,万里谁怜于役人”,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里,“五丝”指的是端午节时的五彩线,人们会在儿童的衣服上挂上五彩线,以祈求平安健康。然而,由于身处异地,诗人无法为家人带去一丝安慰和关爱。同时,诗人也在感叹自己远离家乡,为国家效力的辛酸经历。

尾联“卮酒临风招屈子,孤舟吊古倍伤神”,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诗人举杯向江风致敬,希望能够得到屈原的庇佑。同时,诗人也借凭吊古迹的机会,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愤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和文化内涵,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