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青山尽我徒,一峰如意百峰俱。
从兹石鼓云难秘,遂有生刍玉未殊。
雪调于人终自寡,文心得我讵云孤。
苍苍极目犹回首,不尽馀思付藐姑。
怀古
门外青山尽我徒,一峰如意百峰俱。
从兹石鼓云难秘,遂有生刍玉未殊。
雪调于人终自寡,文心得我讵云孤。
苍苍极目犹回首,不尽馀思付藐姑。
【注释】
- 门:山门,指寺院的大门。
- 青山:指山外之青山。
- 一峰如意:一峰山峰形状如如意(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物)
- 如意百峰俱:形容多峰如一的山势
- 石鼓:指寺内石刻的鼓形石。
- 生刍:指祭祀用的牲畜的祭品,即刍(chú)
- 雪调:指自然景观的雪景美
- 余思:指诗作者的思绪
- 藐姑:山名
【赏析】
首联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门外青山尽收眼底,而一峰山峰形如如意,其它百峰皆如此。这既是对寺院周边环境的概括,也是对寺院本身的高度概括。
颔联表达了对寺院深厚的情感和敬意,认为从这座石鼓开始,云彩难以隐藏它的秘密,生刍的香气也不会改变它的纯洁。这里既赞美了寺院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对寺院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颈联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感慨之情。虽然雪景之美令人陶醉,但诗人却认为其美好在于自然本身,而非人为所能改变。这里的“雪调”与“文心”相呼应,强调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尾联则将诗人的情感引向远方,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之情。诗人的目光投向远方,似乎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并感叹自己的思念无法完全寄托于他乡。这里的“馀思”与“藐姑”相呼应,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