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年忽使暮云遮,岁雨萧萧送晚华。
颇忆香街闻爆竹,愧无彩笔颂椒花。
和同已觉联天地,优渥仍看尽迩遐。
自是皇仁东渐海,波臣万里沐恩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指出本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然后逐句分析诗句的含义,最后指出本诗的主旨和情感。
“除夕雨”,点明时间是除夕夜,“残年忽使暮云遮,岁雨萧萧送晚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除夕之夜的细雨,忽然间让暮霭遮住了残年的余晖,那如丝般飘洒而下的春雨,在送走岁末之时,又把最后的晚霞也带走了。“残年”即残余的一年,这里指旧历年底;“忽使暮云遮”,忽然之间,乌云遮天蔽日;“岁雨萧萧送晚华”,岁末之雨水绵绵不断,仿佛在送别即将离去的晚秋的晚霞(华,晚霞)。“颇忆香街闻爆竹,愧无彩笔颂椒花”,这句诗的意思是:我还记得当年在繁华街市里听到爆竹声,但惭愧自己却没有好笔赞美过这盛开的梅花。诗人回忆过去,感慨万分,但因当时国势衰微,无力回天,只能发出无奈的叹息。“和同已觉联天地,优渥仍看尽迩遐”,“和同”指的是唐王朝与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优渥”是恩惠、厚待、优待的意思,指国家对边远地区的关怀照顾。“和同已觉联天地”是指唐朝已经将天下各族人民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政治实体。而“优渥仍看尽迩遐”则表明唐朝仍然对边疆各族实行各种优惠政策,让他们安居乐业。“自是皇仁东渐海,波臣万里沐恩赊”,这句诗意思是说:自从大唐皇恩浩荡地向东扩展到海洋,那些被征服的异族便沐浴在皇恩之下。这里的“东渐海”,指的是唐朝对边疆地区实行的安抚政策。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波臣万里沐恩赊”,这里的“波臣”是指受封的藩王,“浪臣”则是对边关将士的尊称。“沐恩赊”意谓享受恩泽,恩泽延续到遥远的地方。诗人借唐代的对外政策,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全诗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富有时代感。
【答案】
【注释】
①残年:残余的一年。②岁雨:指岁末之水。③晚华:晚开的花朵。④香街:指繁华街市。⑤爆竹:爆竹声。⑥椒花:指盛开的梅花。⑦和同:指唐朝与各民族和睦相处。⑧迩遐:近处和远处。⑨皇仁:指皇帝的恩德。⑩东渐海:唐朝向东部海域扩展。①波臣:指边关将士。⑩沐恩:享受恩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怀念唐朝盛世之作。诗人以除夕夜雨起兴,回忆当年唐玄宗时期,唐朝国力强盛,与西域各国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局面。诗人由昔及今,感叹如今国力衰退,不能再为祖国作出贡献。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颓废,而是怀着感激之情,继续歌颂唐朝皇帝对边疆的恩德。诗中充满了对朝廷的敬爱之心,表达了自己渴望为朝廷效力的心愿,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政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