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情我意肯终极,每至离思同黯默。
却怪疏怀百懒惛,无端幽事偏窥得。
入十三春情我意肯终极,每至离思同黯默。却怪疏怀百懒惛,无端幽事偏窥得。注释入十三:进入十三岁春天的情怀我心意岂能终了,每逢离别思念都同样黯然神伤。反而奇怪疏淡的心性百事皆感倦怠,无端的幽雅之事偏偏被我觉察。赏析《春愁》:这是一首描写少年人春愁的七绝。诗人以“春愁”为题,表现少年人的春愁,而其愁之深重,又远过于一般女子的春愁。首句写春愁之深,次句写少年人的春愁之特点,三、四句进一步描绘其特点。首句“情”,指春愁。“终极”,尽也。“我”,指作者自己。“肯终极”,即“不肯终极”。意思是说,我对你的一片痴心,决不会像那春天的草木一样,到了春天就要结束,到头就完了。“每至离思同黯默”,“每至”,每每;“离思”,离别的思绪;“黯默”,黯淡无光。意思是说,每当想到要与你分手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和你一样充满了暗淡无光的悲哀。“却怪疏怀百懒惛”,却怪:反而;疏怀:疏远之心;百懒惛:百无聊赖、昏沉不振的样子;意思是说,反而奇怪你疏远之心如此百无聊赖、昏昏沉沉的样子。“无端幽事偏窥得”,无端:没有原因;幽事:幽僻的事;窥:偷看、窥探。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原因,偏偏就看到了你幽僻的事情。这首诗是写一个青年男子的春愁。诗前两句写他的春愁之深,是说他对所爱的女子一往而深,决不像春草那样一旦春风过后便不再生长,而是一直长到地老天荒。中间两句写他的春愁的特点,是他的春愁总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长,他越是想忘却越忘不了,因此他常常处于一种忧郁的状态之中。最后两句写他对这种忧愁的原因和结果的认识。“百懒惛”是他对自己不能忘情于所爱的女子而感到百无聊赖、昏昏沉沉的结果,“无端”则说明这种结果并不是出于某种主观上的原因,而是由于他与自己所爱的女子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逾越的鸿沟所造成的。总之,此诗通过写一个青年男子的春愁,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人生中有许多事情是无法逾越的,有些感情是永远无法实现的。这种感情既不是出自于客观上的障碍,也不是因为主观上的弱点,而是由于双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克服的距离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