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篙力尽出危湍,几度魂销却望寒。
稍得安流堪下楫,官家何事又重阑。
注释:疲惫的船篙,力量耗尽了,只能从危险的急流中驶出;几度魂飞魄散,却依然期待着寒风过后的平静。终于等到安全地驶过了赣关,可以放下舵来休息一下了。但是,官家又为何要重重地关上栏杆呢?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渡江的诗。诗人在过赣关时,看到民舟被阻,心中十分感慨。前四句写自己渡江时的情景和感受;后四句则抒发了自己对官场之事的不满情绪。全诗通过渡江这一生活片段,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以及对官场腐败的愤慨。
疲篙力尽出危湍,几度魂销却望寒。
稍得安流堪下楫,官家何事又重阑。
注释:疲惫的船篙,力量耗尽了,只能从危险的急流中驶出;几度魂飞魄散,却依然期待着寒风过后的平静。终于等到安全地驶过了赣关,可以放下舵来休息一下了。但是,官家又为何要重重地关上栏杆呢?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渡江的诗。诗人在过赣关时,看到民舟被阻,心中十分感慨。前四句写自己渡江时的情景和感受;后四句则抒发了自己对官场之事的不满情绪。全诗通过渡江这一生活片段,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以及对官场腐败的愤慨。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由四首五言绝句组成。下面是逐句释义: 梦徐九一邀游虎丘坐千人石上待月联吟觉来枕上偶记数联似五言律也 1. 梦徐九一邀游虎丘坐千人石上待月联吟觉来枕上偶记数联似五言律也:诗人在梦中与徐九一一起邀请自己游览虎丘山,坐在千人石上看月亮,进行联吟。醒来后,诗人在睡觉前随手记录了这些想法,觉得它们很像五言律诗,便将它们整理成一组。 2. 晚露华山□,游情绝世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选项分析作答。 “阴曀日飘发”:天色阴沉,太阳像被风卷起的旗帜一样飘荡着。“阴”,指天色阴沉;“晔”,明亮的样子;“飘发”,飘扬,这里形容太阳像被风吹散了一般。 “悠悠折客程”:漫漫旅途,使旅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折断了客船的行程。“悠悠”,遥远、漫长之意;“折客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题目的解答,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准确把握全诗意思,最后结合写作背景、手法、情感等分析作答即可。本题要注意“探意出声始”“而神忽逗之”“浑漠人天籁”等关键句的理解和赏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要“先输出”。 【答案】 诗句: 1.
《雩都登舟》 注释: 1. 山色还依袖,棹歌已入桅。家从云岭去,人向雪江来。 2. 暮霭千林出,寒烟一抹开。离心迷近远,望眼正徘徊。 赏析: 1. 山色还依袖,棹歌已入桅。家从云岭去,人向雪江来。 释义: 山的颜色仍然依附在衣袖上,船夫的歌声已经融入船桅。我们的家来自于云端的山脉,我们的人向着雪一样的江水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
注释: 臂与闲为狃,腕因不受调。 胳膊和手腕是习惯,因为手腕不受调教。 徐从书纠旷,还借药降骄。 慢慢地从书籍中纠正了旷废,又用药物去压制骄傲。 甘苦惟神剂,浅深亦意料。 甘甜苦涩都是神药,深浅长短也是意料之中。 未能知手舞,肱枕或馀饶。 不能知道手舞足蹈的样子,肱枕可能还有多余的悠闲。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病腕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人生百态的深深感悟。 第一句“臂与闲为狃
【诗句释义】 1. 然而,我忘记了从何说起,也不记得是谁。残灯余几,雨雪霏雱,有怀耿然,依韵追足。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残灯、余几、霏雨和雪花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寒冷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 2. 莫逆交之橐,有怀梦亦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莫逆”意为“最要好的朋友”,而“橐”则是指皮囊,这里用来比喻友谊深厚
【注释】 农圃:即农圃人。 春霖:春天的细雨。 独向:独自面对。 山集云雷隘(ài):山间云雾聚集,雷声轰鸣。 岸倾陇亩斜(xiá):河岸倾斜,田间垄畔倾斜。 泉脉动(pào):泉水流动的声音。 优游:悠闲从容的样子。 语种瓜:像农夫一样谈论种植瓜类。 【赏析】 此诗首句写春雨,次句写诗人在农家独处,三、四句写雨中景色,五、六句写雨声和心绪,末句写闲情逸致。全诗意境开阔,格调清新,语言质朴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表达了作者的思归之情。“挂席过南浦”,诗人乘坐着船,在南浦江上航行。“高帆”指船的帆篷,因为风力很大所以高高的帆被掀起来。“西山飞鸟过”,西山上飞鸟掠过,山影倒映在水中。“南浦落花深”,南浦江边,落花纷纷。“雾重千林影”,“雾”指浓雾,浓雾里树林的影子重重地投到江面上,显得模糊不清。“舟轻万里心”,“舟”指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晚泊所见》。全诗如下: 落日逶迤去,丹霞宛转轻。 山深千树绿,月泻一湖清。 澄澹繇宽蓄,空蒙自远横。 微风天汉过,仍曳彩云生。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落日逶迤去,丹霞宛转轻。 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逶迤"形容太阳慢慢移动的样子,给人一种温柔而缓慢的感觉。"丹霞"则是指红色的天空或山脉,这里用来形容夕阳映照下的山脉呈现出一种柔和的红色
晚望 微风传窈谷,细雨到平沙。 岸色迎垂柳,波文卷落花。 云林深愈绿,山卉薄能华。 野意来无尽,青烟叠晚涯。 注释: - 微风传窈谷:微风轻轻传来,仿佛在穿过幽深的山谷。 - 细雨到平沙:细雨纷纷落下,落在了平坦的沙地上。 - 岸色迎垂柳:岸边的颜色似乎迎接着垂柳。 - 波文卷落花:波浪轻轻翻卷着飘落的花瓣。 - 云林深愈绿:云雾缭绕的树林深处显得更加郁郁葱葱。 - 山卉薄能华
车中望最高峰 征车偃蹇出松林,望入云丛最顶岑。 为问三千三百六,可容一步一孤吟。 注释: - 诗句释义:坐在车内远远望着最高峰,征车在松树林中行进,最终进入了云雾缭绕的山顶。 - 译文:坐在车里远远望着最高峰,车子穿过松树林,最终进入了云雾缭绕的山顶。 - 关键词:征车、松林、云丛、最顶岑、三千三百六、孤吟 赏析: 首句“车中望最高峰”,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即诗人在车上遥望最高的山峰
注释: 五老峰深近远迷,六朝灯在色空倪。 林僧索我庐山句,不尽游踪未敢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在游览庐山时所作。诗中通过五老峰和六朝灯两个景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欣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美景时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留下遗憾的心情
注释:蕲峰中断,马头分岔,古道离颜共白云;交手再三挥手去,萧凄畏对楚关曛。 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送别友人时所口占的四首诗中的第一首。此诗前两句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注释】 1.山峡:指峡谷。2.开:露出,显现。3.江船:江上的小舟。4.翠黛:青黑色的眉毛。5.含辉:辉映。6.沙眉石齿:指水中的砂石。7.妒:嫉妒。8.婵娟:指月亮。 【赏析】 《山峡见月》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月出时山峡中的美丽景色:明月从山峡露出,月光映入江中,江中的水显得格外清新;在山峡中独自欣赏着美丽月色的人,被那美丽的月色所吸引,他感到孤单清冷
【注释】 ①夹嶂:两列山,形容山峰重重叠叠。②短帆:指船帆小。③奔湍:急流。④回:回旋。⑤濯缨:在水边洗帽。⑥沙滨:沙滩边。⑦畏鹤:怕鹤飞来啄食。⑧巾、帻:古代头巾和帽子。⑨“渔咏”句:听到渔夫吟唱的声音。⑩清流:清澈的流水。 【赏析】 此诗写舟行途中偶遇的景色和心情。首联描绘了舟过险峻的夹嶂中,开一小帆,顺急流进入深岩的情景。中间两联写舟中人听到渔歌、看到沙岸,而感到害怕,不敢久留
舍陆就汀(dīng,水边的平地)舟 喜见家乡在即三首 穷舟所载不如车,能向山行胜策驴。 荡桨幽峰随落涧,不愁前路有崎岖。 注释: 舍陆就汀:离开陆地,登上小船。 舍陆就汀舟喜见家乡在即三首:这几句诗写诗人乘船远行,一路上见到美丽的景色,心情十分愉快,感到家乡就在不远的前方,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荡桨幽峰随落涧,:划着桨儿随着山间小溪流下去,看到两岸山峰秀丽,景色宜人。 不愁前路有崎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