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见首百峰收,神物依人出旷搜。
日落春风鳞甲动,云归夜壑爪牙浮。

【注释】:

  1. 蟠龙见首百峰收,神物依人出旷搜:在游滁山的诗作中,以“蟠龙”来比喻山峰,形容山峰如同盘踞的龙。而“百峰”则指滁山众多的山峰。这里的“收”字,有收敛、聚集之意,表示山峰汇聚在一起。而“出旷搜”则是形容这些山峰如同神物一般,从空旷的地方出现,给人带来一种旷达的感觉。
  2. 日落春风鳞甲动,云归夜壑爪牙浮:这里的“鳞甲”和“爪牙”都是用来形容动物身上的鳞片和爪子。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当阳光落下,春风拂过,那些像鳞片一样闪烁的光点仿佛在动,而当乌云归来,夜晚降临,那些像爪子一样的云彩仿佛在浮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游滁山景色的诗作。诗人以“蟠龙见首百峰收,神物依人出旷搜”开篇,用“蟠龙”来形容山峰,形象地描绘出山峰如同盘踞的巨龙,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而“百峰”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峰的数量之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接下来,诗人又用“日落春风鳞甲动,云归夜壑爪牙浮”两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当太阳落山,春风拂过,那些像是鳞片一样闪烁的光点仿佛在动,而当夜晚降临,那些像爪子一样的云彩仿佛在浮动。这种细腻的描述,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