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曲江流,文心潮海见。
千里共东粤,犹自称乡县。
步公白玉堂,岂为清华羡。
长吟感遇篇,已觉秋思变。

秋斋独对阅张曲江集追和感遇诗八作

风度曲江流,文心潮海见。

千里共东粤,犹自称乡县。

步公白玉堂,岂为清华羡。

长吟感遇篇,已觉秋思变。

注释:
风度:指风度气质。
曲江:即张曲江,唐代著名诗人,本名张说,字道济,曾被封为曲江县(今陕西临潼)的县令。
文心:指文人的才情和情感。
潮海:大海,此处比喻广阔的胸怀或境界。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东粤:古代岭南地区的古称。
仍:还,仍然。
步公:步行于官府。
白玉堂:指官府中的书房。
岂:难道。
清华:指清雅秀丽的地方,这里比喻高尚的品格或环境。
长吟:长时间地吟诵或歌唱。
感遇篇:指杜甫的《感遇》诗。
已觉:感到。秋思变:秋天的思绪已经发生了变化。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之作,诗人在秋日独自面对张曲江的诗集,追和了《感遇》诗八首。全诗以秋风为背景,通过描绘自己的情怀变化,表达了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人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感叹自己与张曲江一样有着高洁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他的诗文如同大海般的浩瀚和深远。接着,诗人又提到了自己的家乡广东,虽然距离遥远,但仍然自认为是故乡的人。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也体现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官府中的情景,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羡慕,反而觉得这是自己的理想生活。这里的“步公”可以理解为行走在朝廷之上,也可以理解为行走在仕途之上。而“岂为清华羡”则是说,自己并不羡慕那些高远的境界或环境,而是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诗人通过长时间的吟诵和歌唱,感受到了秋天的变化。这里的“秋思变”不仅仅是指季节的变化,更是指诗人内心的感受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源于对现实的思考,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风、家乡、朝廷和个人情感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社会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