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无人独闭关,青山有意就馀闲。
牛羊草际时同往,鸡犬云中不记还。
注释:重新修缮山居时我写下十首绝句,其中第一绝为《三径无人独闭关》。第二绝为《青山有意就余闲》。第三绝为《牛羊草际时同往》。第四绝为《鸡犬云中不记还》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重葺山居时所写。诗人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超脱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三径无人独闭关,青山有意就馀闲。
牛羊草际时同往,鸡犬云中不记还。
注释:重新修缮山居时我写下十首绝句,其中第一绝为《三径无人独闭关》。第二绝为《青山有意就余闲》。第三绝为《牛羊草际时同往》。第四绝为《鸡犬云中不记还》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重葺山居时所写。诗人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超脱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由四首五言绝句组成。下面是逐句释义: 梦徐九一邀游虎丘坐千人石上待月联吟觉来枕上偶记数联似五言律也 1. 梦徐九一邀游虎丘坐千人石上待月联吟觉来枕上偶记数联似五言律也:诗人在梦中与徐九一一起邀请自己游览虎丘山,坐在千人石上看月亮,进行联吟。醒来后,诗人在睡觉前随手记录了这些想法,觉得它们很像五言律诗,便将它们整理成一组。 2. 晚露华山□,游情绝世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选项分析作答。 “阴曀日飘发”:天色阴沉,太阳像被风卷起的旗帜一样飘荡着。“阴”,指天色阴沉;“晔”,明亮的样子;“飘发”,飘扬,这里形容太阳像被风吹散了一般。 “悠悠折客程”:漫漫旅途,使旅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折断了客船的行程。“悠悠”,遥远、漫长之意;“折客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题目的解答,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准确把握全诗意思,最后结合写作背景、手法、情感等分析作答即可。本题要注意“探意出声始”“而神忽逗之”“浑漠人天籁”等关键句的理解和赏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要“先输出”。 【答案】 诗句: 1.
《雩都登舟》 注释: 1. 山色还依袖,棹歌已入桅。家从云岭去,人向雪江来。 2. 暮霭千林出,寒烟一抹开。离心迷近远,望眼正徘徊。 赏析: 1. 山色还依袖,棹歌已入桅。家从云岭去,人向雪江来。 释义: 山的颜色仍然依附在衣袖上,船夫的歌声已经融入船桅。我们的家来自于云端的山脉,我们的人向着雪一样的江水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
注释: 臂与闲为狃,腕因不受调。 胳膊和手腕是习惯,因为手腕不受调教。 徐从书纠旷,还借药降骄。 慢慢地从书籍中纠正了旷废,又用药物去压制骄傲。 甘苦惟神剂,浅深亦意料。 甘甜苦涩都是神药,深浅长短也是意料之中。 未能知手舞,肱枕或馀饶。 不能知道手舞足蹈的样子,肱枕可能还有多余的悠闲。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病腕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人生百态的深深感悟。 第一句“臂与闲为狃
【诗句释义】 1. 然而,我忘记了从何说起,也不记得是谁。残灯余几,雨雪霏雱,有怀耿然,依韵追足。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残灯、余几、霏雨和雪花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寒冷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 2. 莫逆交之橐,有怀梦亦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莫逆”意为“最要好的朋友”,而“橐”则是指皮囊,这里用来比喻友谊深厚
【注释】 农圃:即农圃人。 春霖:春天的细雨。 独向:独自面对。 山集云雷隘(ài):山间云雾聚集,雷声轰鸣。 岸倾陇亩斜(xiá):河岸倾斜,田间垄畔倾斜。 泉脉动(pào):泉水流动的声音。 优游:悠闲从容的样子。 语种瓜:像农夫一样谈论种植瓜类。 【赏析】 此诗首句写春雨,次句写诗人在农家独处,三、四句写雨中景色,五、六句写雨声和心绪,末句写闲情逸致。全诗意境开阔,格调清新,语言质朴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表达了作者的思归之情。“挂席过南浦”,诗人乘坐着船,在南浦江上航行。“高帆”指船的帆篷,因为风力很大所以高高的帆被掀起来。“西山飞鸟过”,西山上飞鸟掠过,山影倒映在水中。“南浦落花深”,南浦江边,落花纷纷。“雾重千林影”,“雾”指浓雾,浓雾里树林的影子重重地投到江面上,显得模糊不清。“舟轻万里心”,“舟”指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晚泊所见》。全诗如下: 落日逶迤去,丹霞宛转轻。 山深千树绿,月泻一湖清。 澄澹繇宽蓄,空蒙自远横。 微风天汉过,仍曳彩云生。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落日逶迤去,丹霞宛转轻。 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逶迤"形容太阳慢慢移动的样子,给人一种温柔而缓慢的感觉。"丹霞"则是指红色的天空或山脉,这里用来形容夕阳映照下的山脉呈现出一种柔和的红色
晚望 微风传窈谷,细雨到平沙。 岸色迎垂柳,波文卷落花。 云林深愈绿,山卉薄能华。 野意来无尽,青烟叠晚涯。 注释: - 微风传窈谷:微风轻轻传来,仿佛在穿过幽深的山谷。 - 细雨到平沙:细雨纷纷落下,落在了平坦的沙地上。 - 岸色迎垂柳:岸边的颜色似乎迎接着垂柳。 - 波文卷落花:波浪轻轻翻卷着飘落的花瓣。 - 云林深愈绿:云雾缭绕的树林深处显得更加郁郁葱葱。 - 山卉薄能华
注释: 重葺山居十绝:我重修了一座山居,写了十首诗来表达我对它的热爱。 此中不足外人言:这地方的景色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外人是无法了解的。 未必桃溪异此源:不一定桃溪的景色就比这里更好。 我爱其幽君莫问:我喜欢这里的幽静,你不要去打扰。 空山亦自有真存:即使空山也自有真气存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居深深的热爱,他只愿意与自己共享这份宁静,不希望被外界的人所打扰。他喜欢这里的幽静
卑栖已足蔽图书, 展帙朝朝幸有馀。 千载相关何许事, 百年如寄此谁居。 【注释】 卑栖:指隐居。 卑栖已足蔽图书:已经足够遮蔽书籍了(表示自谦)。 展帙:打开书卷。朝朝:早晨早晨。幸:幸好。 千载:一千年。 何许:何处。 【赏析】 这是一首题于山居的绝句诗。首句“卑栖已足蔽图书”,意谓隐居生活已足以遮蔽书籍了;次句“展帙朝朝幸有馀”,意谓每天早晨打开书籍阅读时,总感到还绰绰有余
【注释】 重葺:重新修建或修缮。行吟:边走边吟诵诗篇以寄托情思。数峰间:在几座山峰中间。深谷:深邃的山谷。无人:没有人。共还:共同返回。更获:更加获得。渔樵:指打鱼、砍柴的人。成:建立。忽:忽然,突然。 【译文】 我独自行走吟诵诗篇,不外乎在几座山之间,深邃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鸟和人一起归来。 我更加获得渔人和樵夫来此建房定居,忽然忘记云树原来就在此地。 【赏析】 “重葺山居”四句:诗人自注云
注释1:天涯——指遥远的境界。幽事——指幽静的事,深奥的道理。 译文1:遥不可及的境界中,幽静的事物并未完全消失;深奥的道理仍然浓密。 注释2:窈谷——形容山中深处的山谷,幽深、寂静。清思——指清澄的思想、思绪。自浓——指思绪浓郁,深沉。 译文2:深山中的山谷,幽静而寂静;深邃、清澈的思绪仍然浓郁。 注释3:一片云光生灭处,四围山色有无中——意思是说,在云层变化的地方,四周的山色是可见的
注释: 1. 心远方思出世樊:心远,即远离尘世的纷扰。 2. 斯晨斯夕共芳荪:斯晨斯夕,指日日夜夜。 3. 云风以外他何物:云风以外,意指超脱世俗之外。 4. 山水之间别可论:山水之间,意指自然景色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远离尘世、追求自然之境的诗篇。首句“心远方思出世樊”,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的淡漠。次句“斯晨斯夕共芳荪”,描绘了诗人在日日夜夜中的宁静生活
【注释】 1. 不厌前山:即前山的松树。前山,指东山,这里泛指山。 2. 此山:指西山,这里泛指山中的树木或花草。 3. 松吹:指山中松树发出的声音。 4. 此中闲:这里指山中清幽寂静的地方。 5. 便教碧草分遥色:便使远处青翠的草地上的颜色都分染到这边来。 6. 长与幽人照晓颜:常常和隐士一起在清晨的阳光下相会。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山林的喜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